宋明加代表品如資本,已經和卡蘭尼克有過多次的交談。
就公司目前的內部狀況,所遇到的困境,如何尋求突破……展開了多輪的對話。
雙方對于合作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現在是洛修第一次,帶著花旗銀行,與uber高層展開對話。
在會議室里,坐在左邊的依次是宋明加、洛修、林敏儀、花旗銀行代表;坐在右邊的則是卡蘭尼克以及公司其他幾位高管。
現在雙方就關鍵的幾件事情尋求共識。
第一件事是,uber現在需要多少錢。
卡蘭尼克的想法是融資5000萬美元,出讓8的股權。
而洛修搖了搖頭說:“5000萬太少了,遠遠不夠,我的想法是給你們2億美元。”
2億美元,如果按uber現在的估值計算,那得出讓超過30的股權,這是卡蘭尼克不可接受的。
前期出讓太多股權,后期很難再融到錢。
卡蘭尼克可不是初出茅廬的創業者,在這之前已經有過兩次的創業經歷,因此他沒有多想便直接拒絕了。
“我投2億美元,給我20的股權就夠了,融后估值20億?!?
洛修再次拋出一個對方很難拒絕的數字。
除了卡蘭尼克之外,uber其他高層都已經心動了。
出讓20的股權看起來雖然很多,但這家公司去年的估值也才幾千萬美元,現在只用20的股權,就能夠換回2億美元,很難不心動。
他們不知道的是,現在的uber正處于起飛的前夜。
到了明年,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4g網絡的到來,公司的估值將一飛沖天,從幾十億一路沖向近千億。
卡蘭尼克此時并沒有被金錢沖暈了頭腦,他再次開口說:“以我們目前的運營模式,并不需要2億那么多,我們可以把這個金額放在下一輪融資?!?
“如果你們不需要,那我想應該會有人需要,目前出行市場可不止uber一家公司?!?
洛修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你們不要這筆錢,那我就投你們的競爭對手。
雖然現在uber與對手的競爭中暫時占據了上風,但如果對手多出了這一筆錢,那將對uber形成碾壓。
誰都知道互聯就是一個燒錢的生意,人家比你多出幾倍的資金,這仗可真的不好打。
更何況在整個談判的過程中,洛修對于出行業的了解非常透徹,人家無論是在資金還是運作手段上,都完全有能力扶起另外一家公司與自己對抗。
其實洛修沒有自己新開一家打車公司與uber競爭,或者扶持其他公司,從中占領更多股權,那是因為他覺得在這個行業中,拿20已經是極限了。
這個市場不可能被外資拿走那么多,必須留出一大部分給其他巨頭。
明年再讓谷歌等其他巨頭入場,與他們站在同一陣營,才不用擔心其他政治上的風險。
這時uber的其他幾位合伙人已經完全被說服,一起看向卡蘭尼克,就等這位創始人點頭。
“還有一個問題,你們怎么保證這2億美元能夠順利到賬?”
融資并不是說簽下合同后,就直接把2億美元打到uber的賬上。
畢竟這不是一筆小錢,不可能一次性到位,肯定會采用分批到賬的方式。
品如資本在美國沒有什么名氣,他還是很擔心后續錢到不了。
這時花旗銀行的代表出來說話:“這筆錢由我們銀行擔保發放,你們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洛修在美國是沒有錢的,這2億美元是花旗銀行的貸款。
花旗銀行之所以愿意給他發放這筆貸款,那是基于品如集團在中國的業務體量遠遠超出了這個金額。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