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有一個意見。”關(guān)詩雨舉手。
“你說。”
“飯團寶這個名字不是很好,也沒什么意義,要不要改個名字?”
洛修想了想,“這是一個讓普通人把錢都存進來的產(chǎn)品,那就叫糧倉吧!”
“這個名字不錯,飯團、飯團支付、糧倉,聽著就像一脈相傳的名字。”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稱贊:
“希望國泰民安,人民的糧倉都裝得滿滿的。”
“希望人民都富起來,五谷豐登,糧倉里面自然就有余糧。”
……
洛修的決定得到大家的支持后,糧倉很快推向市場。
時間很緊迫,他必須搶在支付寶之前上架這個產(chǎn)品,否則沒辦法競爭。
原歷史中,余額寶推出之后,企鵝、工行等企業(yè)也相繼推出同類的產(chǎn)品。
特別是企鵝,擁有微信支付這樣的巨無霸,在此基礎(chǔ)下推出了“零錢通”,但其規(guī)模完全無法跟余額寶相比。
就算你的利率更高,普通消費者也未必每天去比較。
人家先做了,普通消費者肯定認同先做的。
就好像微信先推出了春節(jié)紅包,其他企業(yè)再跟著做,可就沒什么效果了。
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很重要。
糧倉上線之后,第一件事自然是宣傳。
而現(xiàn)在的廣告宣傳,越來越難取信于消費者。
越來越多人覺得廣告都是騙人的。
通過廣告讓消費者買一件日常使用的商品已經(jīng)很難了,想讓他們把辛辛苦苦多年積攢下來的存款從銀行里拿出來,存進你這個所謂的糧倉,那就更難了。
人家銀行是有信用背書,不用擔(dān)心錢會消失,而飯團只是一家企業(yè),萬一錢存進去后不見了怎么辦?
因此洛修前期沒有在廣告上投入太多,只在自有的媒體上做一些宣傳。
他做的最重要一個決定是,在原有的飯團p上做一個抽獎活動。
用戶只要點擊抽獎,就可以獲得最低幾千,最高十萬元的虛擬資金。
這筆資金會自動存入“糧倉”,七天后這筆虛擬資金會被系統(tǒng)收回,但這七天時間里,產(chǎn)生的利息是用戶的。
相當(dāng)于用戶賬戶里面有一筆錢,可以每天看到實實在在的收益。
再好的廣告,也比不上實實在在的使用體驗,更有說服力。
一個產(chǎn)品好不好,不是靠廣告吹的,而是用戶真實使用后得出來的結(jié)論。
抽獎推出后,熱度比上次掃碼紅包更大。
到處都可以看到用戶在討論:
“洛修又給大家發(fā)錢了,快去飯團抽獎。”
“真的嗎?你抽了多少?”
“我抽了一萬塊。”
“開什么玩笑,跟上次一樣有幾塊錢紅包就不錯了,怎么會真的給你一萬塊?”
“一萬塊是虛擬資金,放在他那個什么糧倉里,每天有一塊錢的利息呢。”
“我抽了兩萬,每天能有多少利息?”
“我抽了五萬塊,每天有五塊錢到賬,夠我吃一個很好的早餐了。”
“為什么我只抽到三千,每天才三毛錢的收益,能干什么?”
……
事實證明,有便宜可占,每個人都會變成超市排隊搶雞蛋的大媽。
很多之前沒有下載p的人,在周邊人的帶動下,也都紛紛下載了。
飯團支付的用戶在短短幾天時間內(nèi),增加了一千萬。
然而七天之后,這筆抽獎送的虛擬資金被收回。
原本每天到賬的利息沒有了。
人就是這樣,如果每天給你一個雞蛋,一段時間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