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官方看到新聞后,立即發了一則“辟謠”公告。
告訴顧客亞硝酸鹽本身廣泛存在于天然的生活當中,我們平常吃的蔬菜、水果、糧食當中也存在一定量的亞硝酸鹽。
雖然這東西過量攝入確實會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但任何東西拋開擠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
別說亞硝酸鹽,就算是我們平常吃的食用鹽在毒性等級分類中也屬于低毒物質,吃多了也同樣會死亡,這不等于我們食物中不能有一點鹽。
李希月品牌的腌菜中亞硝酸鹽含量絕對遠低于國標,正常食用是絕對沒問題的。
然而這樣的辟謠顯然沒有什么力度。
除了部分忠實粉絲看到后會奔走高呼:小仙女不是黑心商家,你們冤枉她了。
大部分人并不會轉發關注。
正如飛機安全降落不會有人在意,只有出事才會上頭條。
這條辟謠公告的閱讀量不足那些謠言的百分之一。
“月月,不好了,我剛剛聽運營那邊的人說,今天早上多了幾千條退款,還有大量的差評,怎么辦?”
“我……”李希月也一下子沒了主意。
“工廠那邊也在問,下一批貨正在生產,要不要先停工?”
“先停……”李希月想到如果工廠停工,那些回到家鄉的工人就要失業。
他們不得不再次背井離鄉外出打工。
留守兒童不得不再次與父母分離。
那些借錢建溫室大棚種大白菜的農民,也將面臨血本無歸。
她的一個決定,影響的是整條生產鏈路千千萬萬的人。
對于李希月來說,她并不十分在乎生意是否失敗,也不是很在乎這個項目是否虧錢。
她本身在油管賺的廣告費就足夠讓她衣食無憂了。
不用做品牌,反而讓她的生活變得輕松很多。
但是,她開了工廠,她獲得了“扶貧大使”的稱號,她收到了很多感謝信,她被無數人信任……
她給了很多人希望。
現在她忍心把希望收回去嗎?
李希月不由想起小時候在路邊看到的一只小奶貓。
小貓很可憐,抓不到獵物,只能在臭氣熏天的垃圾桶里翻找吃的。
于是她把小貓裝進書包里,偷偷帶回家。
給小貓洗澡,給它喂好吃的,每天放學回家都跟它玩。
小貓也慢慢對她放下敵意,從剛開始的張牙舞爪,到后來露出肚皮,任人撫摸。
小貓從此有了一個溫暖的家,再也不用被風吹雨打,再也不用餓肚子,再也不用被流浪狗追咬。
然而在一次放學回家,她發現小貓不見了。
原來偷養小貓的事被奶奶發現。
奶奶還知道她每天把肉留著舍不得吃,拿回房間喂小貓。
于是奶奶拿著掃帚把小貓趕出了家門。
那天晚上,她和爸爸拿著手電筒在屋外找了很久,一遍遍喊著小貓的名字,還是沒能把小貓找回來。
她想,小貓一定傷透了心。
曾經的小貓在垃圾桶翻出一塊發臭的小魚干,就可以高興很久。
如果自己沒有把小貓帶回家,它就不會知道新鮮的雞肉是那么美味。
它就不會知道沒有流浪狗追咬的日子是那么美好。
它就不會知道原來有個叫家的地方是那么的溫暖。
現在的它知道世界上有更好吃的食物。
從那時候起,李希月就明白一個道理: 如果你不能對它的一生負責,就不要輕易帶它回家。 正如艾米莉·狄金森的一首小詩——《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