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十九,準備做飯?”
邊瑞聽到有人聲,抬頭發(fā)現(xiàn)十二叔正站在自家的菜園子外面和自己說話,順手還摘了一個紅透的西紅柿放到了嘴里。
“我沒做飯,我媽讓我摘點小絲瓜回去,早上吃疙瘩湯,十二叔,您這是準備去哪兒?”邊瑞說道。
“下地去,我還能去哪里,去看我家里的花生是不是能收了,等收了花生給你小子一點,沒事的時候煮一點當零食”十二叔說道。
邊瑞也不客氣“那我先謝謝十二叔了”。
“你小子,整天懶的跟條蛇似的,種菜到是一把好手,這菜園子結(jié)出來的東西就是比別家好吃一些。跟十二叔說說,有竅門沒有?”十二叔問道。
邊瑞道“這有什么竅門,可能是種子好吧”。
“別和我扯那沒用的,村里用的都是同樣的種子”。
“那我真沒什么竅門了,這菜園子幾乎都是我奶和我媽照應的,要不您去問問她們二位?”邊瑞說道。
十二叔聽了點了點頭“也對,我跟你小子說這事做什么,你哪里會種什么菜。行了,你去忙你的,我也下地去了”。
十二叔說完轉(zhuǎn)頭向著自家的地走了過去。
邊瑞拎著藍子回到家里,剛進院子就被母親一陣數(shù)落,老娘嫌棄邊瑞來的有點晚了。
把籃子交給母親,邊瑞坐在院中的小板凳上等著吃飯,邊瑞的老爹則是一邊吸著煙一邊編著竹器。
“爸,您這是編的什么?”邊瑞覺得今天自家老子編的東西有點兒瞧不明白,于是好奇的問道。
邊瑞的老爹停了下來,伸手從嘴里取出了煙卷“你表姑父要的釣魚簍子,說是城里的釣友要的”。
聽到老爸這么一說,邊瑞也就不再問了,像是這些手工活村里的老輩人幾乎都會,而現(xiàn)在城里人似乎是用膩味了塑料的東西,開始追捧起竹器來了,手藝好的竹器現(xiàn)在可不便宜,當然了其中大頭都被中間環(huán)節(jié)賺走了,像是老爹這樣的手藝人其實賺不了多少錢,一個簍子什么的估計也就幾十塊錢,還是自帶材料的。
邊瑞也不能讓自家老爹不編,老一輩人也有自己的圈子,邊瑞不適合攪和進去。
“小瑞,這周去明珠么?”邊瑞的父親問兒子。
邊瑞嗯了一聲“自然是要去的,您這是有什么事?”
“靖靖好些日子沒有回來了,我和你爺、奶他們都想的慌,把孩子接回來住兩晚上?”邊瑞的父親有點想小孫女了。
邊瑞說道“爸,再忍一下,過些日子放暑假了,我和汪捷說好了,放了暑假就接孩子過來住一個月”。
不是邊瑞不想把閨女接回來,而是閨女現(xiàn)在周末也沒個整乎的,不是要上這個班就是要上那個班,一周兩天的假,能有一天休息就算是不錯的了。
“又上興趣班?這才多大點的孩子,小學還沒有上呢,這汪捷也真狠的下心來!”邊瑞的母親聽到爺倆談孫女,立刻走了過來。
邊瑞只能傻笑了兩聲“現(xiàn)在城里的孩子都這樣,不是學這個就是學那個的。汪捷也是為了孩子好,咱們是親的,人家那頭也是親的”。
邊瑞是不在意什么班不班的,也不相信那些培訓機構(gòu)說的所謂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之類的雞湯話。
噢!感情孩子不上你們的班就輸在了起跑線上,交錢給你們,你們就是起跑線唄?
但是這話不能和老娘說,說了那就是撩火了。男人不該干這事兒。
“讓她把孩子交給咱們,咱們這小學有什么不好的,教出來的孩子,別說是縣城了,連省城的老師都夸,像是三哥家的孩子……”邊瑞的母親說道。
邊瑞面帶微笑聽著,和母親想扯出個好壞來,那真是腦子不正常,反正老娘說,邊瑞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