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a2scrit
奶奶疼愛的望著邊瑞,哪怕邊瑞都虛歲三十五了,在老人家的心中那也是孩子,是自己的心頭肉,家里的大孫子。
“急什么急,還能跑了不成?過來,看看我和你娘纏的這個弦芯行不行”奶奶笑瞇瞇的說道。
邊瑞聽了隨口問道“這是第二根了吧?”
“第三根!”邊瑞的母親一邊攪著鍋里的餛飩一邊說道。
邊瑞一聽驚奇的問道“這么快!”
邊瑞的奶奶回道“從你二奶奶那里拿了幾樣東西,做這東西省不少力,你做的那些東西根本不管用……”。
“二奶奶會弄這個?”邊瑞奇道。
邊瑞的奶奶說道“你二奶奶說三十年前,老道爺用的弦就是她和你三太奶奶在家里擰的,前天來咱們家見我們擰這個,你二奶奶還教了我們不少竅門,自己還拿了一些絲回家擰去了,原本不準備讓她幫忙的,誰知道也杠不過她……”。
聽到奶奶這么說,邊瑞明白了,感情老祖以前弄絲的時候也不是自己搓纏的吖,虧得以前邊瑞還以為這些弦都是老祖一個人慢慢弄的呢。
“你那張蠶紙,你二奶奶也要去了半張,準備養(yǎng)一些,說是這種絲拿出去能賣出個好價錢,我一想我和你奶也養(yǎng)不了那么多蠶,于是便給了半張……”邊瑞的母親把鍋里的餛飩盛了出來,端給了兒子。
邊瑞接過了碗,放到了面前“給了就給了,反正也不是個保密的東西,您自己看著辦”。
“人養(yǎng)蠶可不能馬虎,等你爸回來,我讓他收拾間房子出來做蠶室”邊瑞的母親說道。
邊瑞是鄉(xiāng)下長大的,知道養(yǎng)蠶是怎么回事,這蠶室不光要干燥還得防蚊蟲,講究的很。而且江南地界向來就是重要的生絲產地,無論是品質還是產量那都是頂級的。所以這里人了年紀的婦人很少有不會養(yǎng)蠶的。
做弦的事情邊瑞可以指點一下,但是說到養(yǎng)蠶邊瑞就只能靠邊站了。
吸溜了兩碗餛飩,邊瑞看了一下祖母她們弄出來的弦芯,覺得的確效率上升了不少,不說別的只說用幾個銀墜子拉住絲一頭,依著銀墜子的重量慢慢的把絲絞成一股,就比邊瑞的方法快了幾倍。
不得不說老祖這些年琢磨出來的東西,要比邊瑞腦光一閃厲害多了。
正說著話呢,門口傳來了二奶奶的聲音。
“怎么才吃完早飯啊”
邊瑞一見二奶奶過來了立刻站了起來打招呼,和奶奶、母親在一起可以少講點規(guī)矩,和二奶奶可就不能了。
除了二奶奶之外,二奶奶的兩個兒媳婦也跟著來了,也就是邊瑞的兩個嬸子,歲數最小的也都五十五往上了。
“小十九,這芯你還滿意么?”
“滿意,沒有想到二奶奶您還會做這個!”邊瑞忙著給二奶奶和兩位嬸子拿椅子,讓她們坐到院子里。
二奶奶面帶得意的說道“以前幫你那師傅做過,當時我才三十來歲,和你太奶奶一起,每一根弦,你師傅給三十斤大白米,真是開心的不得了”。
“……”邊瑞有點傻眼了,一根弦三十斤白米就把二奶奶樂成這樣?
二奶奶活多大歲數了,一看便知道小侄孫子想的什么“你別小瞧了這三十斤大白米,以前那時候別說白米了,樹皮草根都有人吃,這還是咱們江南,往內陸一點就更別說了……”。
一挑起了這話頭,一幫婦人們開始憶苦思甜起來。
邊瑞聽她們這么一說,這才知道老祖每家都教了一點手藝,有的是釀酒,有的家教的蔑匠手藝,反正每家都有門能吃飯的小手藝,那時全國困難的時候,老祖就讓后輩子孫們用手藝,從自己這里換點口糧,至于為什么不讓子孫們吃飽,那就是老祖的考量了,不是邊瑞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