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十七年五月,宋杰在建康稱帝,改建康為南京,定國號的中華,不再定年號,這一年便稱為中華元年,這一年宋杰四十一歲。
中華元年,即公元1178年,這一年,在這個時空將是被永載史冊的一年。
在接下來的五年中,中華帝國先后滅掉了西夏,大理,西遼等國,把勢力擴展到了波斯灣和里海,向南占領了中南半島和中南亞諸國,中華的水軍到達了美洲和非洲。
與西方血腥的殖民方式不同的是,中華帝國采用了更為平和的文化和經濟的同化方式擴張自己的勢力。
中華十年,帝國完成了環球航行,進一步證明了天演論中對于地圓說推測的正確性。
同時帝國與西邊的阿拉伯帝國,拜占庭帝國,已經更遠的歐羅巴諸國都建立了直接的商貿聯系,從海陸和陸路兩面都建立起商路。
東西方的文化得到了交流和碰撞。
工業文明在這個時空發端于東方,并向西方傳播,而此時的西方處于黑暗的中世紀,把來自東方的文化奉為經典,對東方的渴望比任何時候都強烈,就像漢唐一般,中華帝國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世界中心。
在接下來的數十年中,西方派遣留學生到東方的學習的人數超過了百萬人,并且許多人都留在了這里。
隨著火車和火輪船的出現,人類的文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遙遠的距離不再成為阻礙,地球似乎朝著后世的樣子發展起來,第一次全球化萌芽了。
美洲的各種農作物被帶到世界各地,中華帝國是最先種植的地方,并很快把這些高產作物通過貿易推向了世界各地。
帝國為了鞏固龐大疆域的統治,常年維持著超過百萬的軍隊,其中海軍的數量幾乎占了一半。
在這個時空中,沒有國家敢挑戰中華帝國的權威,他便是這個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即便是其余所有國家的實力加起來也無法與其抗衡。
國民的自信程度更是超過了漢唐之時,對于世界的探索也都是以華夏人為主。
一切似乎都是往著宋杰預想的方式發展著。
不過,宋杰一直都在問自己,今后的中華將會如何發展,是會一直都保持著這樣的地位,還是會被其他新興的國家取代,會不會出現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如果出現會是哪個民族或國家。
今后人類的科技又將如何發展,難道還是如同后世一樣,會出現電氣革命,然后是互聯網時代。
這個世界會不會有人提出相對論,會不會出現如同愛因斯坦一樣的人物。
因為自己的意外到來會不會給人類文明的發展帶來影響,這個影響是好還是壞。
這一系列的問題都縈繞著在宋杰的腦中,但卻沒有人能給他一個答案,甚至是找一個商量的人都沒有。
這個時候宋杰才發現自己成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一個從靈魂到身體都是孤獨的人。
看著自己逐漸衰老的身體和日益強大的帝國,還有自己的后代逐漸的成長,宋杰把治國之事更多的交給了二兒子宋熙亨去打理。
宋杰一直都沒有立太子,他打算用秘密建儲的制度。
晁溪兒和趙初蘭也老了,含煙去年病逝,羅輕衣最后還是做了皇妃。
簫尼可姿居然沒有死,而且她臉上的膿瘡居然都全部好了,痊愈后的她有一張絕美的臉龐。
滅掉西遼后,簫尼可姿哪里都沒有去,而是留在皇宮,繼續做宋杰的女官。
因為中華帝國這個龐然大物的存在,世界上似乎少了許多戰爭,在帝國面前誰也不敢輕舉妄動,而且世界各地的人口也開始了瘋狂增長。
到中華四十年,地球上的人口已經突破了八億,中華帝國的人口也達到了兩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