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應對沈兵是由衷的佩服。
這可以說是許應人格上的魅力。
大凡各個學派被稱為“大賢”或代表之人,往往在性格上都與過人之處。
比如孔子、莊子、墨子……
他們似乎能超脫自己、超脫時代去看問題、看人生。
許應也有類似的品質。
比如沈兵制出水車將桔槔比了下去,尋常人更多的是氣急敗壞、惱羞成怒接著拂袖而去。
許應卻沒有這樣。
非但沒有這樣反而因水車而喜更欲收沈兵為徒。
究其原因,便是許應是真心想救百姓于苦難之中。
因為想救百姓于苦難,于是水車當然是個好物事,沈兵當然是個人才。
至于個人榮辱……那又能算得了什么?
甚至許應從頭到尾都沒感到這是什么“榮辱”。
然而張格就不一樣了。
當晚張格就躺在榻上輾轉反側無法入睡。
腦海里不斷閃現著沈兵看他的眼神,回憶著水車出現的那一幕,還有圍觀一眾人臉上的表情……
越想越不是滋味越想越苦惱。
要知道農家弟子可是屯了大半輩子田!
這其中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淚。
還有多少個不眠之夜及冥思苦想。
再加上多少次嘗試與失敗,最終折騰出了桔槔這東西。
那沈兵卻隨隨便便就搞出個水車……
水車不用人力不說,送水的速度還要快上許多!
這是人干的事嗎?
桔槔跟水車一比特么就一垃圾。
垃圾中的垃圾!
虧我還在沈兵面前炫耀,不想卻反成了笑話。
想著想著,張格突然靈光一閃
既然那水車依靠的是河水沖力旋轉,那是不是說在溝渠里便無法使用?
想到這張格騰的一聲從床上坐起,道了一聲“妙啊”。
若是當真如此,桔槔就不再是一無事處了。
水車負責溝渠引水,溝渠之上的高田便只能用桔槔。
二者各施其職各有長短,那是不是便可以為農家同時也為自己扳回一點面子?
當下張格就借著月光趕到耕地里觀察。
先看了水車……可恨那水車當真不用人力日夜轉個不停。
接著再沿著溝渠往深處尋,找到高田時再看看溝渠,水量雖是足夠但已沒有半點沖勢。
確定這些之后張格便松了口氣。
只是回去后依舊興奮得睡不著。
天色一亮,張格便急急忙忙的趕往許應處。
農家的生活習慣是嚴格按照農民的作息早睡早起。
許應雖身為治粟內史但始終保持這習慣,天色一亮便起床準備進食。
秦時稱早餐為“夙食”,晚餐為“暮食”。
有條件的話就跪坐在案前吃,若在野外沒條件就隨便找個地方一坐……農民對禮儀可沒那么講究。
許應還沒扒幾口飯,就見張格匆匆趕到面前拱手說道
“先生,弟子想了一夜,發現沈兵那水車似乎有個缺點。”
許應“哦”了一聲,抬起頭來略帶意外的望向張格,問
“有何缺點?”
張格頗為得意的回答
“那水車借河水沖力旋轉將水推高引往溝渠?!?
“但溝渠之上的高田呢?”
“難道在溝渠之上建水車不成?”
“溝渠內的水流卻無法推動水車,又如何將水引向高田?”
許應想了想,就點頭說道
“此言有理。”
“不過瑕不掩瑜,水車依舊是引水入渠的最佳選擇。”
“至于溝渠上的高田,用桔槔解決便可,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