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按正常程序走。
先是伐木……話說這古時的森林還是保護得很好的。
或者也不能說森林保護得好,而是古時人口較少對自然的索求遠不及現代,于是森林那是成片成片的到處都是。
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就算近處就有林木,沈兵還是帶著砲師往上游走了兩里余才下令伐木……
這其實是在給自己找麻煩。
伐木位置距離建橋點過遠,就多了個將木材往下拖運的過程。
不過砲師工匠也沒說什么,沈兵一聲令下他們便掄斧的掄斧,拉鋸的拉鋸,不一會兒就砍下一大堆木材。
按以往的慣例,要將這些木材運過河也不難。
只需將木材劈了旁枝然后幾根捆成一捆丟到河里,再由對岸的麻繩牽引拖過去就成了。
但這回砲師的做法卻不一樣。
因為沈兵下了命令
“將所有木材扎成木伐,橫一層豎一層,再橫一層豎一層。”
“全都扎結實了,至可以乘坐為止。明白嗎?”
工匠們齊聲應聲。
他們只道沈兵這是在拖延時間。
但細想一下又覺得不對,若是拖延時間的話又如何能完成任務?
若是不能完成任務又免不了受責罰……
不過工匠們也只是想想罷了,他們還是按沈兵的命令行事。
百余人一齊動手,不過一個時辰便扎起了二十余個方形木伐。
接著他們又按沈兵命令做了些準備。
沈兵這些準備也是奇怪,先是將一根根原木放至在木伐下然后往前沿伸至河邊。
另外又備了些由小根原木綁成的門板似的東西。
準備得差不多時,下游搭橋的位置便有了動靜……一個個火球及火箭沖天而起跨河過來,接著就是一片火光及慘叫。
原來燕軍早有準備。
確切的說是趙軍有所準備。
若再說詳細些,便是那司馬尚有準備。
司馬尚早在與趙嘉一起逃往代國時便四處派人打聽秦軍所用的投石機。
于是當然知道制作新型配重投石機,也知道用于攻邯鄲的麻衣火彈。
此時它們就正好被用于阻止秦軍過河。
就像司馬尚說的
“若有投石機守河,我等又何俱秦軍搭橋?”
“我等只需廣布眼線尋到秦軍搭橋的位置,一通石彈過去木橋便化為齏粉!”
司馬尚甚至還建議有意讓秦軍建好橋,等秦軍一半部隊過河再發起進攻將橋擊毀……
這的確是好計。
因為燕代聯軍少說也有二十余萬人,而秦軍派出城追擊的不過十萬人。
另六萬人要留守還不穩定的三郡。
這十萬秦軍如果只過河一半便被燕代聯軍包圍……
一方面是士氣大挫另一方面則是后無退路,被燕代聯軍擊潰便是分分鐘的事。
然而,燕王喜早已被秦軍給嚇破膽了,又哪敢輕易放秦軍過河?
于是只同意前半部份也就是用投石機砸橋。
然后就有了現在這狀況……秦軍橋還沒建成就遭到燕軍投石機的狂轟濫炸。
沈兵交待澮一聲就登上馬車朝大營趕去。
老遠就才搭建起一個雛形的木橋早已被砸得不成樣子并且燃起大火。
工匠和兵士想要上前去滅火,卻又被一通石彈、火箭及火彈給狠狠的砸了回來。
一時到處都是火頭,許多秦軍兵士被點燃了發出陣陣凄厲的慘叫。
沈兵沒讓車夫停留,一路駕著車趕到楊端和帥帳。
此時的楊端和正在帥帳內像熱鍋上的螞蟻似的走來走去。
很明顯他知道陳隗的建橋計劃已經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