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魏呴便按計劃展開。
原本魏呴還可以將計劃鋪得大一些,比如布設援軍或攻占廣武山的后續戰斗等等。
但他手里只有三萬人,夠今晚行動就不錯了,所以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魏呴的兵力是這樣分配的東、西、南三面各設五千人用于佯攻,其余一萬五千用于北面。
北面顯然最重要,畢竟那是突破口。
這一萬五千人里有六千用于佯攻,挑兩千精兵用于奇襲廣武山,剩下的七千人則作為策應。
所謂的策應也就是現代“預備隊”的意思。
打仗不可能一口氣把所有軍隊都用完的,總需要留下些部隊應對突發狀況,否則戰時情況有變就會陷入無兵可用的窘境。
魏呴為此還做了些其它準備,他讓這兩千精兵每人都準備一些麻繩,然后將這些麻繩一圈圈纏在鞋上綁好。
魏呴是農家出身,他知道一些走淤泥地的方法,這樣可以使鞋子不被淤泥“粘”走,另外還能使雙腳沒那么容易陷進泥中。
用現代的科學來解釋……那就是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對地面的壓強。
魏呴雖不知原理但會用就行。
當晚三更,魏呴策劃的戰斗就打響了。
隨著一通急促的鼓聲,大梁各方城門大開,吊橋往下一放,魏兵就高喊著從城門狂涌而出。
這些魏兵還帶著梯子,因為擋在他們面前的是一道道用沙袋壘起的堤壩,于是這出城作戰還有如攻城一般。
然而,他們才剛沖出城門,黑暗中就傳來一道道破空之聲……弩箭和石彈從四面八方朝吊橋方向打來。
秦軍早就做好了封鎖城門的準備,這其中尤其是投石機。
一架架新型投石機在城門方向以扇面一重重擺開,全都已經試射過并調好配重,彈著點都在城門附近。
此時魏兵一從城門處沖出,那石彈就像冰雹似的劈頭蓋腦的打了過來。
霎時就是一片慘叫以及重物砸肉聲……城門出口狹窄,那魏兵幾乎是前腳貼著后腳擁擠不堪,每發石彈砸來都能砸倒幾名魏兵。
接著又是幾顆麻衣火彈從天而降,火光照亮了城門處成片的尸體和鮮血。
但魏兵卻沒有被嚇住,他們依舊搶出城外往堤壩上攻。
秦軍甲士排著隊迎上來與他們廝殺在一起,一時喊殺震天鼓聲隆隆。
在秦魏兩軍打得火熱時,魏呴就帶著兩千精兵悄悄自水門出發了。
水門是就開在汴河旁。
大多城池內部都有河流與護城河相通,若護城河是外流河有航運價值的話就更是如此。
汴河就是一條通往楚國的外流河,魏國當然會加以利用。
于是挖上一支流通往內河,大梁城內就可設上幾個港口,船只直接從城內駛往城外再駛向其它地方。
又由于城池必須防外人進攻,所以在城墻處便設有水門。
此時因為上游河口已被秦軍堵上河道無水,于是水門一開魏呴及那兩千精兵就沿著河道魚貫而出然后悄無聲息的沿著河道往北摸去。
大梁宮內,魏王假卻是被鼓聲給吵醒的。
他一翻身坐了起來驚問
“何處喊殺?秦軍來攻了?”
侍從來報
“大王,并非秦軍來攻,而是魏將軍帶兵出戰了!”
魏王假一愣,過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并“哦”了一聲。
他其實已把許諾給魏呴三萬兵士讓他出戰的事給忘了。
也不能說是忘了,魏王假其實根本就不知道這三萬魏軍出戰的事。
首先是魏王假沒有參與策劃。
其次是魏呴雖有將詳細的計劃列在奏折里遞給他,但魏王假卻一眼都沒看。
開玩笑,都什么時候了還不好好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