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翟只怕已自身難保。”
楚國的特點就是人多兵多,魏國整個國家就只有二十萬軍隊,他楚國隨便一出就是二十五萬。
另外他發兵的基地陳城及曹州不知道還有沒有預備隊。
這一來就麻煩了楊端和這十萬秦軍雖然包圍了大梁,但卻整個被二十五萬大軍給包圍了起來。
雖說這包圍圈還沒有合攏,但可以想像楚軍曹州一路二十萬會一路西進穿插至后方。到時秦軍就無路可逃了。
沈兵暗道這不對吧!
王賁當年滅魏國的時候可不是這個情況!
但轉念一想就明白原因了。
王賁滅魏時的確沒有這樣的窘境。
但人家那是提前考慮到楚國會來援魏,于是先將楚國打下十幾座城并守住。
這一是對楚國是個震攝,二是守住這些城池要點楚國也無法援魏。
現在秦軍是臨時起意滅魏,情況當然不一樣。
沈兵問了聲
“那么大將軍的援兵……”
楊端和回道
“大將軍已帶領十萬大軍來援了。”
“但楚軍沿河布陣利用水網死守,大將軍也是難有寸進。”
現在看來秦軍就只有退兵一途了。
而且退兵還要乘早,否則等楚軍合攏了包圍圈就太遲了。
楚軍方面當然是項燕一手策劃。
此時項燕的胃口就不只是逼退秦軍援魏那么簡單了。
有部將問項燕
“將軍,秦軍正猛攻大梁,只怕大梁不幾日就要被攻破了。”
“我等何不增援大梁卻勞師動眾又攻陽翟又取其糧道?”
項燕“哼”了一聲,回道
“魏王假玩物喪志、昏庸無度,救他又能如何?”
“這廝若是死在秦軍手里倒也干脆,魏國便由楚軍來守罷!”
原來魏國此次的應敵表現讓項燕乃至楚王負芻都大失所望。
楚國的利益是希望魏國能消耗秦軍的軍力從而成為秦、楚之間的一個緩沖區。
但如果像現在這樣魏軍只知道逃回城內自保,那這緩沖區對楚國就沒有一點意義。
哪一天秦軍要過境魏國伐楚,魏兵是不是還是這樣躲進城內?
又有一天秦軍若是到魏國搶糧,魏兵是不是同樣如此?
那這魏國不就等于是秦國的嗎?
這緩沖區有與沒有有什么區別?
所以項燕一不作二不休,原本打算秦軍打上一仗直援大梁的,臨時改變主意轉為包圍。
這包圍與救援就不一樣了。
救援那是人情,打完就退兵。
包圍就是一路占領魏國的土地和城寨,那是不準備還的。
尤其是那大梁,等秦軍和魏兵打得差不多時,楚軍再上來收拾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