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沈兵就說道
“非常時期當用非常辦法!”
“屬下以為我等該實施配給制!”
楊端和不由奇道
“何為配給制?”
配給制其實很多國家都用過,不過大多是近現代。
比如二戰期間物資緊缺時的德國及被德國封鎖時的英國都用過。
沈兵解釋道
“簡而言之,就是將所有糧食收為國有統一調配。”
“這樣就能盡可能讓最多的人活下去。”
這是很明顯的。
百姓手里的存糧數量不同,有的多有的少。
其次受災數量也不同。
若是存糧不多又都被淹了只怕幾天時間糧食就發芽保存不住了。
接著就等著餓死?或是眼看著糧食長成麥苗再爛掉?
而另一邊卻有人存著大量的糧食不愿意拿出來救濟。
這樣下去是什么結果是顯而易見的,糧食還有卻不斷有人被餓死,甚至由此還會出現許多紛爭,比如偷糧、搶糧之類的。
實行配給制可以盡可能避免這情況發生。
因為每個人手里都沒糧,都等著分配。
更重要的還是……
“若實行了配給制,那么我們就可以先分配被淹的糧食。”
“或是將其做些處理,比如試著烘干。”
“沒有被淹的糧食則放在后期使用,這樣可增加時長。”
楊端和點頭道
“有理,的確該實施配給制!”
說著楊端和一抬頭,對站在身旁的李巖下令道
“把命令傳下去,所有百姓無論身份家世,必須交出所有糧食不得私藏。”
“之后自會有人給他們配糧勿需擔心!”
李巖拱手應聲,就下去安排了。
這一點要做到并不難,因為現在刀握在秦軍手里,魏國百姓正擔心秦軍是否會大開殺戒,此時令他們繳出糧食哪里還敢反抗當然也無從反抗。
不過這在前期還是相當危險的。
因為此舉必定會引起百姓恐慌。
有句話叫民以食為天,百姓存糧就是用來過冬的,現在把他們的糧食搜走差不多也就是要他們的命。
雖秦軍承諾以后會給他們配給,但誰知道秦軍說的是真是假?
如果是騙他們的呢?
所以一個不小心就會逼得百姓造反。
如果百姓再攻陷大牢將那二十萬魏軍放出來就更要壞事。
不過只要過一段時間事情就會好轉。
因為他們發現秦軍兌現承諾給他們分糧……于是就慢慢放下戒心。
李巖才下去不久,就見魏呴匆匆上來。
他趕到楊端和面前拱手道
“將軍,聽聞將軍要收糧,屬下以為萬萬不可。”
“百姓若是手中無糧便可能作亂,在此關鍵時刻……”
聽魏呴這么說楊端和反而更放心了。
楊端和不傻,他知道如果魏呴是假降,哪里還會管你秦軍是不是激起民憤。
甚至秦軍惹了民憤那就正好,到時魏呴振臂一呼百姓便聽其號令了。
可現在魏呴一知道此事就前來提醒楊端和,就足以證明他已經站在秦軍角度去思考問題了。
楊端和笑了笑,朝沈兵揚頭道
“這卻是嗇夫的意思。”
魏呴這時才看到沈兵坐在一旁,不由一臉疑惑,似乎是不相信沈兵會出這餿主意。
沈兵解釋了一番后魏呴才恍然大悟。
“嗇夫此言有理,的確該實施配給制。”
沈兵安慰魏呴道
“魏將軍放心。”
“此時我軍實則與大梁軍民在同一條船上了。”
“百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