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秦國打下的地盤太多太快,嬴政需要一個人來治理。
而要說內政好手,那自然非李斯莫屬,所以嬴政就將他從咸陽調來。
李斯進帳就向嬴政拜倒
“恭賀大王又下一國。”
“如今魏國已滅,我軍只需休養一段時日,便可發兵楚國報一箭之仇了。”
李斯不說齊國是有原因的。
這時秦國的戰略是穩住齊國也就是與齊國保持友好關系,所以全國上下都統一口徑不說伐齊的事,以免被齊國的探子聽了去橫生枝節。
另一方面就是齊國與楚國相比實在算不上什么,不說也罷。
嬴政當然知道李斯這話的意思,他微微點頭道
“丞相說的好,這魏國一下那楚國便不在話下了。”
“從今往后,還有誰能擋我大秦兵鋒?”
“統一中原亦是指日可待……”
然而李斯卻給嬴政潑了一盆冷水,他施施然朝嬴政一拜
“大王,微臣以為……此時便說‘指日可待’為時尚早。”
嬴政奇道
“丞相何出此言?”
“楚國經此一役已元氣大傷,且國內政局不穩不足為慮。”
“而燕、代等國又不過是一群宵小……”
李斯回答
“微臣所憂正是那楚國。”
嬴政“哦”了一聲
“丞相以為楚國還有能力抵擋我大秦兵鋒?”
李斯拜道
“大王,大梁一戰雖以我軍大勝告終,但卻有幾分僥幸。”
“尤其還暴露出我軍一個弱點不善水戰。”
“而楚國自秦淮以下更是湖泊眾多水網密布。”
“到時楚國再以水軍之利與步軍協防,大王以為我軍該如何取勝?”
這一問就把嬴政給難住了。
李斯這番分析很有道理,秦軍進攻魏國時就吃了水網和楚國水軍的大虧。
這要是往楚國進攻……那水網就是比魏國有過之而無不及。
且魏國水網還有許多是人工開的小溝小渠,而楚國那淮河及長江水系那些支流及湖泊就是天然形成的,水文更復雜通航能力更好。
這就意味著更有利于楚國水軍作戰,到時秦軍不可能再來一次水攻滅楚吧!
嬴政想著不由眉頭大皺,問
“如此,丞相可有解決之法?”
李斯回答
“為今之計,微臣以為只有早做準備。”
“我等應乘早訓練一支水軍。”
“到時南下攻楚才不至無所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