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沈兵就發現其實一百斤遠遠不夠的。
原因是他最耗不起的是時間,其它的比如原料及人力其實都無足輕重原料不要錢,人力全軍都可以差使,就是這赤藤的浸泡花時間。
于是干脆又派出一支車隊再去運幾批赤藤回來制作。
制作方法倒是簡單,只需要用幾個大桶浸泡著時常換換水就行了。
這其間沈兵還特地去找了下楊端和。
沈兵拱手道
“將軍!”
“我軍無盔甲可用,我使人采了些老藤制甲,這該不違法吧?”
楊端和聞言不由愕然,接著哈哈大笑
“不違法。”
“此乃你等自制自然不違法。”
“只是這老藤……它也能制盔甲么?”
“它制了盔甲能用于作戰么?”
沈兵順便又賣下慘
“唉,將軍有所不知。”
“有比總比沒有強!”
“我等總不能只著一身褐衣便去與敵作戰吧?”
“用老藤制些盔甲也好擺擺樣子壯壯膽!”
這時候就該裝可憐,否則這楊端和明白怎么回事后便大喝一聲
“居然還有這等好物事?”
“水軍遲些裝備,先讓步軍騎軍試試!”
到時沈兵又到哪訴苦去啊?
此時楊端和聽著沈兵這話也只能回以一聲苦笑,然后就當作小事忘了。
有了楊端和這句話沈兵就放心了。
他先讓人用老藤編了一面藤牌盾……
這老藤是山上現成的,它是枯死后曬了許多已經纖維化,缺點就是沒有用水浸泡所以韌性不足,只需用力一折就會“啪”的一聲斷裂。
而若是反復用水浸泡再曬干,這樣處理后的藤條便很有韌性無法折斷。
沈兵想先試試它是否可以擋箭,于是就且先用老藤試試。
結果出乎沈兵的意料之外……便是用秦軍的強弩也很難洞穿這種藤牌盾。
試射的魏呴這才明白沈兵采集那么多的赤藤是用來做什么的。
他感嘆道
“校尉莫不是想要用此藤制盾?”
“這倒是好主意。”
“藤盾能擋箭矢重量又輕,的確適合水軍使用。”
這主要是因為這時代的水軍大多用小型戰船,也就是只能載二十五人的小舟。
戰船小又要求速度,必然就要盡可能減輕重量。
魏呴又哪里知道沈兵不只是要它來制盾,還會用它制盔甲。
沈兵想了想,干脆自己動手設計……他學的就是這專業,此時一時技癢。
盾牌一定要大,就像羅馬方盾一樣。
這是由于藤牌重量輕,在同樣重量要求下盾牌面積越大就意味著它的防護越好。
另外這盾牌還要做成雙層的,中間鋪上幾層能隔水的棕葉棕絲,四周邊緣再往內凹……這盾牌就成了一艘可供單人乘坐的小船。
頭盔要做成斗笠形,就像宋朝、明朝流行的笠盔。
笠盔的特點是帽沿比較長,能應對從空中成角度射下的箭矢對脖子構成的威脅……
古時盔甲在面部及脖子這一塊的防護總是弱點。
因為此處若要加強防護上一層護裝作戰時就十分不便,動作稍大甚至可能讓自己受傷。
而敵人一片箭雨過來射到其它地方都不致命,要害處比如頭、胸、腹甚至膊都有護甲。
只有這面部和脖子……它們既是要害又無法加裝護甲。
在這情況下寬沿的“飛碟盔”也就是“笠盔”便橫空出世。
若箭矢從敵營方向襲來,戴有這“笠盔”的兵士只需將頭稍稍低下往前傾,就能很好的護著面部和脖頸。
水戰既然多是弓弩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