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換糧食。”
“每張換兩斤米可好?”
經呆愣當場
每張兩斤米,那便是十錢。
十張就是一百錢,再加上緯的那十張就是兩百錢。
這玩意居然能值兩百錢?!
那秦軍校尉誠不欺我,這可是筆大生意。
云畋見經不說話,還道他是對這價格不滿意,便又說道
“若是老丈對此價格不滿意,那便……”
經趕忙回答
“滿意,滿意。”
“一共二十張,便換兩百錢!”
云畋還想從經口中問到一些信息,但經哪敢多說,拿上錢后敷衍幾句便一溜煙的跑了。
那云畋只拿著幾張紙唉聲嘆氣,暗道這生意要是讓別人做了,便少了個發財的機會。
正在此時胖子屯進來了,手里拿著一卷紙……
沈兵這邊先是聽到經的回報,說是一張紙能換十錢,恰好是一名工人一天的工錢。
其實這工錢是少算了。
一日十錢只能買兩斤米,而兩斤米只能讓一家人不餓死而已。
經那是因為攝于沈兵是秦軍校尉,所以自己將工錢壓到最低……
沈兵這段時間做了點市場調查
一名服役抵債者,每天工錢為八錢,一天口糧需兩錢,于是便是十錢工錢。
也就是說,十錢僅僅只能養活五人。
而古時若上有老下有小,一家通常不只五人,七八口是常有的事。
知道這些后,沈兵大手一揮,便主動將工錢提到每日十五錢。
反正現在這錢來得容易,能讓百姓生活得好些又為什么不?
經自是對沈兵此舉感恩戴德。
待走出軍營后又長嘆了一口氣……他此前去尋緯想要告訴他這個好消息時,卻發現緯早就不知道逃到什么地方去了。
經當然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只是可嘆那緯聰明反被聰明誤,眼前這筆好生意卻與他無關了。
經前腳剛走,云畋后腳就到。
當然,云畋能不能見還得親衛通報經過沈兵首肯。
沈兵知道云畋是為何事而來,不過他自然不會在校尉營內見云畋……
應該說這云畋還是有作用的。
因為商業這事說不準。
比如以紙抵債……現在之所以行得通是因為它流通量少物以稀為貴。
如果市面上的紙越來越多,商人再聯合刻意壓價,到時就很快貶值了。
所以沈兵想要實現以紙抵債,不僅要保證藝人愿意,還要保證市場上有個穩定的、講信用的收購商。
只有這樣那些手藝人才能真正得到工錢且相對穩定,而不是一些對他們來說無用的紙。
所以云畋這個商人才重要,這也是沈兵有意讓胖子屯用紙去還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