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嬴政那邊傳來消息,果然就像沈兵想的那樣,對安陵城的回應是
“安陵城不可用,我等應另想它法。”
楊端和看到這消息不由皺起了眉頭,然后馬上召來沈兵商議……
沈兵對此倒是早有預見,不過他依舊裝出一副為難的樣子說道
“既然安陵城不可用……就只有拿下陳城并以陳城為基地了。
楊端和皺眉遲疑了下
“可是這陳城……”
沈兵知道楊端和在擔心什么。
陳城可是楚國原都城,其城堅墻厚不說還儲存著大量的糧食且有十萬楚軍駐守。
秦軍雖然有二十萬,加上沈兵的大梁軍有二十七萬。
但這些兵力用于進攻陳城就差不多了,如何還能攻城掠地攻占淮河對楚軍進行分割包圍。
而且這還只是楚軍位于陳城的兵力,曹州還有項燕親自帶領的十五萬。
這兩城若是互相聲援……要攻下陳城并非易事。
沈兵卻不將其當一回事,說道
“上將軍且放心,要取陳城并非難事!”
楊端和不由奇道
“副將何以如此肯定?”
沈兵當然肯定,甚至沈兵還知道項燕會放棄整個淮北。
項燕這不放棄淮北不行啊,淮北沿黃河一帶土地肥沃利于灌溉,這一片全是楚王負芻的土地。
項燕要是在這里與秦軍一決死戰的話,那么消耗的就只會是楚王負芻的兵力。
項燕不會這么做,楚王負芻也不會這么做。
沈兵對其中的內情了解不多,但他卻知道一點,這一仗項燕會采用“誘敵深入”的策略。
既然是“誘敵深入”,那么在外圍城池哪怕這座城池是座堅城,楚軍也不會布設太多兵力或不愿死守。
比如楚軍在陳城有十萬兵。
這十萬兵一旦駐守陳城就會被包圍。
一被包圍楚軍就必然要用更多的兵力前來救援。
這樣一來一往,楚軍所有的兵力都會被“粘”在陳城附近,到時又如何能“誘敵深入”?
其實不說十萬,就算一萬的兵力楚軍都不愿意放在陳城。
所以,沈兵由這個結果就斷定楚兵在陳城的兵力不過是個幌子,其作用就是嚇阻秦軍使其不致太輕松就得到陳城。
一旦秦軍發起進攻……楚軍虛晃一槍便撤退,陳城就會是一座空城。
當然,沈兵不能這么跟楊端和解釋。
沈兵回答
“上將軍,此時我軍兵力已達二十余萬。”
“楚軍兵力也不過二十五萬。”
“一旦我軍將楚軍圍困在陳城,則楚軍勢必要與我軍在陳城城外決一勝負。”
“陳城地勢平坦利于大秦作戰,非楚軍所愿。”
“是以屬下以為楚軍會棄守陳城。”
蒙武聽著這話不由“哈哈”大笑
“副將,你或許不知楚軍有句話‘抗敵必以淮北陳城重鎮為根基’!”
“這陳城乃楚國重地,扼守楚國河道上游,自古便是楚軍必爭之地,又如何會棄守?”
“副將這是太小看楚軍了。”
其實恰恰是蒙武小看了楚軍,他只道楚軍還會像往常一樣守一城一池,于是還堅持之前先下曹州再下陳城的方略。
對此沈兵無法反駁,因為他的分析是建立在“猜測”之上。
事實上,從軍事角度來說沈兵的這種做法是不值得提倡,因為不能將自己的計劃寄希望于敵人棄守或是失敗。
于是就連楊端和都有些偏向蒙武的打法也就是一步步來。
然而,偏偏就在這時,一名探子進帳來報
“上將軍,我等探得消息,曹州有數萬楚軍秘密南撤……”
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