桿子出政權的道理,知道僅靠昌平君穩定民心肯定起不了多大作用,甚至王賁還明白昌平君不可靠……
年紀輕輕就有如此眼力,真是難得。
不過沈兵又如何會不知道這些,只是此時不方便明說。
沈兵回答
“沈兵自會小心應付,賢侄無需為此擔憂?!?
“我這就交待陳端校尉一聲,賢侄便去黑甲營任二五百主統領一千人馬?!?
“若賢侄不滿意,隨時來與沈兵說?!?
王賁起身行禮
“多謝副將,王賁定當奮勇殺敵以報副將知遇之恩。”
王賁從進帳到出帳,那心態是完全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進帳前他心下還有些瞧不起沈兵……這是貴族對草根的輕視,是階層之間的鄙視鏈。
也難怪會這樣。
就像之前所說,貴族子弟是好吃好喝從小讀兵書受軍事訓練,行軍作戰這些事對他們來說都是家常便飯。
沒有受過教育和訓練的平民百姓與他們當然沒法比,即便是有些草根憑軍功“魚躍龍門”晉為高爵者籍也依舊難堪大任。
王賁原以為沈兵也是其中之一。
但在見過沈兵才發現事實并非如此。
非但不是這樣,王賁還相信所有的一切都在沈兵的算計之中。
這時王賁才發現父親說的是對的,沈兵絕非尋常人。
王賁甚至懷疑起沈兵的身份……這又哪是一個草根出身的人能有的氣質和談吐。
王賁這還真是懷疑對了。
因為在沈兵眼里,王賁這些人才是那些懵懂無知的人,于是談吐間自然就有一種自信和氣場,能壓住王賁的氣場。
沈兵這邊倒是沒把這些放在心上。
這時就有探子來報
“副將,楚軍自昨夜戰敗之后便棄城而逃?!?
“此時陳城已是一座空城!”
“將軍命你迅速占領陳城?!?
沈兵點了點頭。
占領陳城是對的,那是秦軍進攻楚國的前進基地。
而且大梁與陳城之間的水路還要清理暢通,這樣補給和援兵才能自大梁運來。
這些都不是什么大問題。
問題在于王賁適才說的,這些城池到底是駐軍還是不駐軍。
陳城當然要駐軍。
不但要駐軍,還要將昌平君請來。
說實話沈兵不確定昌平君是真降還是假降。
此時此刻昌平君或許是真心降秦,但是到了昌平君當上楚王手里握著權力的那一刻……他會甘心放手嗎?
會甘心就這樣避入江東那片蠻夷之地嗎?
雖然明知這權力抓不住,甚至這樣繼續抓下去就只有死,但又有幾個人能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