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端和會這么分配兵力是合理的。
秦軍用于攻楚的一共有二十七萬人。
其中十萬是楊端和帶領的秦軍,另十萬是蒙武帶領的秦軍,剩余七萬則是沈兵帶領的大梁軍。
三支軍隊毫無疑問是沈兵帶領的大梁軍最弱,就算是大梁軍有狼筅有鴛鴦陣也不例外。
尤其狼筅更適合野戰,到了攻城時……抱著這一根毛竹而且還是帶著枝葉的毛竹只怕連攻城梯都爬不上去。
再加上大梁軍又沒有配甲,防御力又減一分。
于是不用多想,分別由蒙武攻城父而楊端和所領的主力則攻汝陰。
沈兵的大梁軍自然就用于二線。
然而卻沒有人知道,沈兵心里其實有另一套計劃。
在這套計劃里,大梁軍及黑甲軍才是主角。
項燕這邊,他總算是趕在蒙武大軍趕到城父前將曹州兵拉回防線。
另一邊江東八千子弟兵及一萬水軍也適時趕到,項燕當即著手在汝水一線布置防線。
汝陰在南城父在北,兩城相距兩百余里,其間由汝水相連在壽春以西形成一道天然屏障阻擋著秦軍。
項燕一趕到城父,馬上就對水軍進行改革。
他對領軍的項伯說道
“所有戰船都裝上拍竿并抓緊時間訓練,務必要在數日內學會使用。”
“另外,在汝水東岸增設弓弩手及投石機,秦軍所用配重式投石機!”
項伯應了聲就去心急火燎的帶人去布置了。
項燕的安排是沒有問題的。
這道防線的漏洞并非汝陰也非城父。
因為汝陰與城父兩城經過楚國數十年經營已堅若磐石、固若金湯,何況楚軍兵力還在秦軍之上,且有更多的操作空間。
便若之前所言,秦軍一路占領城邑必定兵力不足。
項燕甚至都準備好一支數萬人的騎軍隨時準備突襲秦軍補給線。
在這情況下,秦軍或是死攻汝陰或城父,必定只有損兵折將一個結局……
汝陰、城父兩城與其它城池不同,這兩城均是以汝水為護城河,秦軍若要攻城便得跨過汝水。
如此不但兵力不易展開還極易為楚軍反擊。
項燕也考慮過秦軍是否會像水淹大梁一般水淹兩城。
但這一點幾乎不可能,因為汝水上游在楚軍手里,秦軍無法筑堤蓄水。
反觀楚軍,其兩城卻可以沿水路互相增援互為掩護。
所以,楚軍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秦軍以無敵水軍也就是沈兵的黑甲軍攻破汝水斷了兩城的聯系再各個擊破。
這也是項燕調來江東一萬水軍的原因。
這一萬水軍可不是楚國一萬水軍可比,且其戰船上還裝有拍竿,再加上岸邊又有大量投石機和弓弩手掩護,諒那黑甲水軍也無用武之地。
項燕考慮的這些還真是那么回事。
黑甲水軍更適合打的是水戰,也就是兩支水軍對陣。
就算是江東水軍上陣也不一定能討得了好,原因是黑甲軍有車輪戰船。
車輪戰船的好處就是速度快,而戰場上速度往往可能決定勝負。
因為從相對運動來說,若一方速度快另一方速度慢,幾乎可以認為是兩者速度求差之后,速度慢的一方靜止不動。
于是速度慢就只有被動挨打,到時車輪戰船可以很靈活的繞到楚軍戰船后部拍竿死角處再靠近發起攻擊。
問題在于楚軍還在岸邊布設了投石機和弓弩手……只要車輪戰船一進入其射程,就會遭到多方位的打擊。
這與其說是水戰還不如說是搶灘登陸戰。
所以即便是沈兵的黑甲軍再加上車輪戰船也討不了好。
好在沈兵從一開始也沒打算這么做。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