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甲騎軍已在汝陰,那么楚騎軍及戰車便又有用武之地了。
于是三十萬對二十萬,而且只是拖延、遲滯,比如破路、拆橋、設伏,偶爾再利用城寨打上一仗……這烈度要比一決死戰小得多。
如此一來,將秦軍拖延個十余日或許不是難事。
之所以用“或許”,是因為這段時間發生太多讓項燕意外的事,以至于他都不敢妄下判斷了。
不過不管怎么樣,就算只有十日也是為后方爭取到了時間。
項燕希望這段時間內能將汝陰奪回,那就萬事大吉了。
二派出項伯正面進攻汝陰。
正面進攻汝陰當然是沒希望的,問題是秦軍在汝陰的兵力不多,只有三千人。
項伯在正面的進攻不過是為了分散秦軍的兵力,哪怕只是一點。
項伯若是知道自己被父親派去攻城的目的只是為了這個,只怕都要氣得以頭搶地。
不過此時的項燕當然顧不上這些,其進攻重點肯定是在東側。
三也就是從壽春方向派兵主攻汝陰。
項燕之所以會點出兩萬騎軍,是因為這是楚王負芻用于守衛壽春的都城護衛軍。
這支護衛軍總兵力約五萬人,是楚王負芻的私兵,其中有兩萬騎軍一萬戰車兵,還有兩萬步兵。
這些軍隊由楚王負芻的外甥張崎所領,職為柱國將軍。
所謂柱國將軍就是國家之柱的意思,也就是這支軍隊是不到破國之戰不得使用。
項燕在書信里雖未點明,但明眼人一看也知道這兩萬騎軍指的就是都城護衛軍。
這一來馬上就引起壽春大臣們的一陣垢病和議論
“項燕哪來的膽子,居然意指都城護衛軍前往攻城?此乃大逆不道之為!”
“若此時便將護衛軍派出攻城,到時秦軍兵臨壽春城下,又有何人來守?”
“項燕自己戰敗就罷了,卻還要拉上護衛軍……”
……
昭、屈、景等貴族你一言我一語,全都是在數落著項燕的不是。
只有楚王負芻陰沉著臉一語不發。
楚王負芻明白,楚國剛剛營造的大好形勢已隨著汝陰被占付諸東流。
在此之前,楚國貴族都以為項燕能打贏這場仗,于是紛紛出兵出糧出力。
但是現在,汝陰一失幾乎就意味著項燕即將敗北,于是又開始思量著如何自保。
從他們的角度來說,當然不希望護衛軍出戰。
因為秦軍的第一目標無疑是壽春。
有壽春的一天,他們的危險就少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