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不過七日半。
以三萬軍力對三千秦軍原本不是問題,何況張崎所率的還是都城護衛軍……兵源、伙食及裝備堪稱最佳的私兵精銳。
問題就是秦軍那三千人占據的是汝陰。
汝水自城池北門西行,繞過西門又回到南門。
也就是此城北、西、南三門都有汝水所阻,平時進出城門都是依靠一道浮橋再加護城河,想由此三門攻城可謂難上加難。
只有東門連著陸地。
之所以東門連著陸地而不是構筑一道護城河,并非楚國軍力、民力不足。
而是東向面朝壽春通常不會有敵人來攻……若敵人由此面來攻,幾乎就意味著壽春已不保了。
于是這汝陰城對西向來攻的敵人便極為困難而對東向的己方卻十分容易增援。
同時張崎從東向攻城也成為可能。
問題是……
這么一來秦軍那三千人就可將兵力集中在東向而幾乎不用理會北、西、南三向的攻勢。
或者說只需要布置少量兵力在其余方向就足可保其平安。
于是這場戰便不會像想像的那般容易。
就在張崎一邊前進一邊思考如果進攻汝陰時,突然兩側密林傳來一陣飛鳥不尋常的燥動。
張崎一驚,難道有伏兵?
但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可能。
秦軍總共不過三千人,若是在此地伏兵,又有誰來守汝陰?
想著張崎也就沒太在意,以為那是部隊經過驚動了飛鳥。
然而下一秒他就發現自己錯了,因為密林里已冒起了濃煙,長長的濃煙,兩側都有,偶爾還能聽到枝葉燃燒時的噼啪聲。
張崎暗道一聲不好,然后大叫一聲
“有埋伏!沖出去!”
張崎之所以下令“沖出去”而不是“退回去”,是因為他知道敵人肯定已封鎖了退路。
當然,敵人肯定也封鎖了前路,但往往退路布設的兵力會比前路更多。
這一點算是張崎猜對了。
在此設下埋伏的正是黑甲軍。
沈兵可不會傻愣愣的就在汝陰死守。
開玩笑,他們可是騎軍,騎軍的好處就是機動速度快可以四處出擊,呆在城里死守那是下下之策,以攻代守不僅能出奇不意還能打擊敵人士氣。
于是沈兵只在汝陰留下一千人準備防御事宜,另兩千騎則依舊以楚騎的模樣到處“作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