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在楚軍打到城寨的那一刻就下達了反攻的命令。
命令是由鼓聲下的,且鼓聲一起就是急鼓,也就是快速反攻。
秦軍大喊一聲便有如虎入羊群般揮著青銅劍反殺了過去。
楚軍這時才明白,他們用投石機砸出的城寨缺口不是供楚軍進攻用的,而是供秦軍反攻用的。
毫無防備的楚軍立時就亂成一團紛紛后退,跟在其后的投石機當然也無法發揮作用……
其實這時投石機依舊能發揮作用,它們發射的石彈正好可以砸上追擊楚軍的秦軍。
問題是操控投石機的楚軍又見前方友軍潮水般的后退立時就心虛了……投石機的最忌與敵人短兵相接,楚軍都退了他們又哪有不退之理?
當下投石機就被拋下一大半無人操控。
項燕又哪里會想到楚軍會敗得如此之快,趕忙帶著親衛上前去穩住陣腳與秦軍廝殺。
初時項燕還不知道敗退的原因,直到在火光下看到成群身著盔甲的秦軍時才明白過來。
項燕暗嘆
“果然又掉進沈兵這廝的陷阱。”
“此次大王只怕兇多吉少了?!?
不過這話當然不敢說出口,項燕只一個勁的下令穩住陣形并以弓弩手掩護……
這些弓弩手說是掩護其實卻是在督陣。
凡是往己方陣形沖的,不管是敵是友一律射殺。
這看起來有些殘忍,但在這危急關頭卻是十分必要。
其一,這么做可以逼得潰逃的楚軍不得不回身應戰……這做法對士氣差、戰斗力不足的部隊有奇效,因為逃命的楚軍想的就是保住一條命,但如果后方也沒有活路,就只能拼死一戰。
但如果對軍紀嚴明、士氣如虹的秦軍,這么做反而會讓將士心寒進而影響士氣。
所以這督陣應該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至于是否人道,那就不是這時代應考慮的問題。
其二,此時是黑夜,敵我混成一團根本就分不清敵我,弓弩手即便是想射殺敵人也做不到,只要稍一遲疑,秦軍便會尾隨著這些潰兵沖陣進而導致楚軍主力全線崩潰。
項燕可是帶了八萬大軍來戰的,這要是被兩萬秦軍一沖就崩潰那豈不是笑話?
所以項燕沒有半點遲疑,他一面指揮著弓弩手射殺潰退的楚軍一面令親衛筑起槍陣,凡是逃回防線的不分敵我一律斬殺。
過了好一會兒,楚軍潰兵才收住腳步回身與秦軍作戰。
只不過這批楚軍士氣已泄,他們能做的也就是用鮮血和生命延緩秦軍的攻勢而已。
項燕乘這時間趕忙在后方組織另一波攻勢……
這戰術雖然沒有花里胡哨的戰術比如用騎兵包抄,但卻十分實用楚軍兵多,一波波上前便是用人堆都能將秦軍累死。
如果是秦楚雙方作戰,項燕這戰術就沒有問題,這樣打下去很可能最后輸的還會是沈兵。
然而楚軍此戰的目標卻是救出楚王負芻……
楚王負芻這邊的突圍進行得十分順利。
項燕那邊的攻勢一起,壽春東、西、北三個城門便隨即大開。
接著一隊隊楚兵扛著“草裹泥”涌出城門并以之填充河道……此時淮河河水已銳減,河道填充并不困難。
尤其楚王負芻為此一仗還做了些準備。
淮河是在西門處拐至北面再繞至東門。
為了壽春的航運,西門與東門旁其實還各有一道水門,連接這兩道水門的是一條人工運河,其橫穿整個壽春并串連了城內幾個港口。
楚王負芻這幾日讓人拓寬并加深的這條運河的河口。
這使淮水流至西側水門時就被人工運河截流,于是流往北門、東門的河水便細如山泉。
楚軍那一袋袋“草裹泥”往河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