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沈兵只在冶鐵坊轉個圈就發現了許多問題。
這不是說沈兵有多厲害,而是他知道一些近現代的冶鐵知識。
而近現代的冶鐵知識又是經過幾千年的發展經過各種嚴格論證的結果,每個做法都有其內在的科學道理和原因。
如今沈兵只要將這時期的高爐與近現代的一對比……凡是不一樣的就有問題。
比如這高爐不應該是規則的圓柱形。
原因是規則的圓柱形會導致鼓進的風很難吹進爐心……半徑長爐內氣壓高,于是爐心往往就處于缺氧狀態很難完全燃燒。
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只需要把圓柱形高爐改成橢圓柱就可以了。
橢圓柱是扁的,只要在扁的兩面開進風口,鼓風半徑就小得多。
再比如皮囊人力鼓風……沈兵從欠那知道,他們管這皮囊叫“橐”(tuo)。
這尤其有意思。
橐前一左一右的站兩個人,橐后再一左一右的站兩個人,然后一推一拉就將空氣壓入高爐。
這樣的鼓風設備每個高爐左右兩側各一個,于是就需八人操作。
這不只極耗人力還沒有效率。
之所以說它極耗人力,是因為要煉一爐鐵少說也要幾個時辰,而這幾個時辰需要不間斷的鼓風,這一批人累了就換一批,有時需要大火時還要添幾個人。
說沒效率,是因為人力畢竟有限而且不可控,有時風力小有時風力大,都會有影響。
以上兩個原因都會導致高爐溫度不夠、氧氣不足,于是碳無法充分氧化排出……溫度要在1200度左右,碳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排出。
而戰國時的鐵恰恰就是因為含碳量過高于是脆而易折,到漢朝時就解決了這些問題使鐵器得到普及。
最后一個問題就是燃料用木炭。
用木炭煉鐵從煉鐵本身來說是沒有問題的。
事實上木炭有雜質少的優點,煉出的鐵更純。
問題就在于在這生產力嚴重落后的時代用木炭煉鐵那成本就太大了……
要伐樹,然后還要將樹燒成炭,之后再一堆堆的填進高爐。
這其中伐樹、燒炭,然后還要開采鐵礦石,這些都不是省力的活,都要算進鐵的成本內。
這也是這時期鐵產量不高的原因之一,其實質是受制于燃料。
如果是小批量生產制作農具的話那勉強還行,若是要取代青銅器用作部隊的裝備……比如鐵劍、鐵制盔甲、槍、盾等等,那需求量可就大了。
到時再用木炭做燃料,要組織多少人伐樹燒炭才夠?
所以最理想的原料應該是煤,從地里挖出來就可以燒,成本十分低廉。
不過沈兵就算知道這些也沒有急于一時。
他這是受之前造紙事件的影響學乖了。
造出紙又能怎樣?
其結果卻是威脅到統治者的地位,雖說得到一些好處卻險些惹來了殺身之禍。
如果紙的出現都有這么大的影響,那么可適用于全軍裝備的鐵甚至鋼的出現……那就不只是威脅到統治者的地位了,那是直接要稱王了!
試想,掌握先進的制鐵技術就有能力打造一支裝備鐵器的軍隊。
把這樣一支鐵軍派到戰場上對陣敵人的青銅兵器……那會是什么狀況?
到時嬴政又豈能容下沈兵這樣的人的存在?
那時,嬴政為了不讓技術泄漏或許只有兩個選擇
一,將沈兵終身軟禁或是置于其一箭之地內。
二,直接將沈兵殺了一了百了。
沈兵還想活久一些,同時也不希望被人像金絲雀一般養在籠子里,所以當然不會傻到在這時去折騰這些。
何況此時完全沒有必要將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