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以現有條件有什么方法可以保護補給線,那便是像之前一樣以一千步卒加兩千騎軍。
但這樣一來保護補給線的代價就太大了,每隊三千人,步兵速度每天五十里,兩百公里的補給線至少要設置七隊才能保證一天之內趕至目標增援。
每隊三千,七隊就是兩萬余人。
沈兵置下部隊全部只有一萬余……也就是說連保護補給線都無法做到,更不用說進攻。
騎軍可以日行百里,兩百公里的路程需要一天內趕至目標增援,只需要在中間設置三個保護點,由此便可省下大量兵力。
所以騎軍完成這任務沒什么問題,也必須由騎軍完成。
問題在于騎軍無法與匈奴騎軍匹敵。
若說嬴政進攻九原的命令有什么好處的話,那就是可以為沈兵所需的各種礦石……
九原就是現代的包頭,這里被稱為“草原鋼城”,擁有豐富的各種金屬、非金屬礦藏。
缽那邊的探礦一直都沒消息,只怕是沒找到礦。
若是能拿下九原……明知那里有礦讓缽等人定點尋找就簡單多了。
到時沈兵就不需要依賴北地之外的礦石,這就像糧食一樣能自給自足,是對付趙高、李斯的基礎。
思考良久,沈兵終于下定了決心,對仞說道
“傳書蒙良,令他即刻從各處收購硝石和硫磺,越多越好!”
確切的說應該是消石……古時稱“硝石”為“消石”,民間將其用作藥材,以為其可以治十余種病,這也是方士煉丹要加“消石”的原因。
仞應了聲就去傳令。
扶蘇聽著卻一臉懵,問
“消石?將軍要消石有何用處?”
沈有沒有細說,只是回了聲
“到時公子便知!”
這沒法解釋,因為這世上還沒有火藥這東西,解釋也解釋不通,只有親眼所見才明白。
事實上也不能說此時沒有火藥,其實春秋時期我國的煉丹者就發現火藥了,只不過煉丹者普遍認為火藥炸爐那是煉丹失敗……對于這種失敗的副產品他們只會感到失望和沮喪,根本就沒意識到其實這副產品比他們所謂的仙丹要珍貴、實用得多。
于是火藥雖然有但一直沒得到重視自然也不會有記載,直到隋唐時才“正式”發明出來。
沈兵對此一直保持謹慎的態度。
原因就像謹慎發明馬鞍、馬鐙一樣。
馬鞍、馬鐙對匈奴騎軍更有利,火藥的發揚光大卻是在西方。
如果從春秋時期算起的話,火藥在中國出現到傳到西方至少早了七、八百年,但中國對火藥的利用一直停留在十分原始的階段,而西方卻已是制式的火槍、火炮……
如果過早讓火藥問世,是不是代表著西方也更早崛起?
沈兵不敢輕易發明這對歷史、對世界都有重大影響甚至將冷兵器轉為熱兵器戰爭的東西。
此時北地軍無法對付匈奴騎兵,無奈之下沈兵只得考慮將其制出。
火藥的制作其實十分簡單,其主體就是消石,再輔以硫磺和炭粉。
威力大小就是以消石的最佳比例及純度決定。
這就像青銅器銅、錫的比例,不知道準確的比例就只能反復嘗試。
現代的黑火藥基本是消石占四分之三。
沈兵為了掩人耳目或者也可以說“逐步升級”以保持技術優勢,所以有意降低消石的比重將其定為二分之一。
甚至沈兵還裝模作樣的整出了三種配方
一種是硫黃、窩黃、消石、麻茹、竹茹、清油等十余種原料,有些東西都是沈兵隨便加的可燃物。
原因一方面是此時不需要威力太大的火藥,另一方面則是努力把偷學的人弄暈,使其無法確定哪些才是最重要也最能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