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秦軍擺好陣勢,匈奴方面就吹響了悠長的牛角號。
接著幾個方向都像回答似的也做出了回應,一聲聲長號穿透虛空就像利箭般的射向秦軍,讓秦軍兵士一陣陣緊張各自做好戰斗準備。
魏呴站在一具戰車上遠眺匈奴方向,然后高喊
“開弩!”
傳令兵當下打出旗號并大喊
“開弩!”
只聽一片“嘩啦”之聲,秦軍士卒整齊劃一的彎腰用盡全身力氣將弩撐開并裝上弩箭。
王賁手握弓箭,右手戴上自己的藤甲面具,朝后一舉手,當下就有一支千人隊分成兩列跟在其后。
李箋一揮令旗,讓神武軍各部做好出擊準備。
李箋當初與陳端一起是黑甲軍的軍候,陳端在汝陰城犧牲后由王賁接替,李箋便成為王賁的副手。
此時王賁有斬首任務在身,神武軍的指揮李箋指揮并配合王賁部出擊。
沈兵往后看了看,對仞等親衛下令道
“保護好公子!”
親衛等哄然應聲勒馬在扶蘇馬車前后做好迎敵準備。
扶蘇搭乘的馬車是沈兵讓蒼特制的,它由雙層榆木制成,夾層間還加上了一層藤甲,便連車頂也不例外。
蒼曾建議夾層中使用鐵皮,但沈兵沒有采納。
原因是馬車這東西要考慮其機動速度,雙層榆木原本已夠厚重了,中間再加上鐵皮只怕連四匹馬都拖不動。
或者即便能拖動也跑不快,倘若扶蘇處于被敵追殺的狀態該如何是好?
由此點考慮,在夾層中加上經緯交錯的藤甲并扯緊夾好,這樣就能將榆木的堅硬與藤甲的韌性結合在一起。
此時的扶蘇可以說是北地發展的希望,沈兵可半點都不敢大意。
接著匈奴就對秦軍發起了進攻。
匈奴這次進攻與以往有些不同,他們除了像之前一樣轉圈朝秦軍放箭外,還派出一些小隊揚著套馬索沖向秦軍方陣……到一定距離時,便拋出套馬索然后調轉馬頭就走。
后來才知道那些套馬索的另一端卻是在馬身綁好的,一旦有秦軍兵士被套上,當下就被拖出方陣在馬匹后方慘叫著一路拖行。
這也算是游牧民族的一個看家本領。
但它畢竟只是小規模起不了什么作用,而且這些近身的匈奴騎手還很容易被秦軍弩箭射殺。
只不過秦軍依舊沒動手……沈兵還沒下令,他們全都在等待,即便匈奴的箭雨已一波波的落入秦軍方陣中造成了傷亡。
沈兵在等待匈奴把圈轉開且速度加快,這也就意味著有更多的匈奴人加入戰團……沈兵始終沒有忘記此仗的目標盡可能多的殺傷敵人有生力量。
不一會兒,匈奴的戰陣就越轉越大,射來的箭矢也越來越急越來越密。
沈兵見時機已成熟,當即下令
“出戰!”
傳令兵大喊
“出戰!”
戰旗一揮,戰鼓就“隆隆”的響了起來,一響就是密集的急鼓。
原本還靜若處子的秦軍霎時就動若脫兔發起了反攻。
更確切的說,秦軍就像一頭披著羊皮的狼,此時是將羊皮掀掉露出嗜血的目光及閃著寒光的獠牙,兇狠的撲向眼前掉入陷阱的獵物……
最先發揮作用的是步卒的弩箭。
隨著魏呴大喝一聲,步卒們一扣扳機,弩箭就在一片弓弦聲中像蝗蟲般的直奔匈奴而去。
弩箭落處,只見一個個匈奴騎手慘叫著掉下馬來。
三弓床弩射出的一枚枚索箭更是絆倒了一片敵騎。
不過此時的匈奴似乎也有了對付索箭的方法,他們早就安排了幾隊兵士在馬下舉盾等著,一旦發現索箭便將其從中砍斷接著另一頭就有人將繩索迅速抽走以防再次成為騎軍的牽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