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親衛氣勢洶洶的向秦軍逼近。
他們有資本“氣勢洶洶”。
要知道這里可是匈奴的地盤,到處都是匈奴大軍,而眼前的秦軍不過區區幾百人……那還不是輕輕松松就解決掉?
匈奴包括冒頓在內,都以為這幾百秦軍不過是混進陰山的小股部隊。
冒頓心下還在暗自慶幸,這些秦軍炸的只是火藥作坊。
火藥作坊炸了還可以再開設,不過就是幾個帳篷一些奴隸而已。
他們要是帶了“震天雷”將礦洞炸塌那就麻煩了。
然而,接下來的事實很快就讓冒頓及匈奴親衛感到大事不妙……
秦軍沒有與匈奴纏斗,射了幾箭之后就朝山上退去。
匈奴親衛哪里肯放過他們,一邊呼喝示威一邊緊追,偶爾還有幾名匈奴取下弓箭朝撤退的秦軍射去。
但秦軍在高處且手持方形藤盾,弓箭無法對其構成威脅。
然而匈奴也不急于一時,在后方不緊不慢的跟著,甚至還分成幾個方向包抄。
因為他們知道,往高處走便是絕路,另一面是不可通行的懸崖峭壁,這些秦軍是怎么也逃不了的。
但下一秒他們就發現自己錯了。
因為他們翻過一座山頭后就發現一座城寨出現在面前,兩名匈奴兵士才剛探頭就被秦軍弩箭射倒。
沖在前頭的匈奴趕忙朝跟在身后的醍醐且達報告。
醍醐且達是一名千夫長,也是冒頓單于的旁系親屬。
此時的匈奴總體上對“親情”還不是很理解,這是還未開化的原始聚落的一個特點……大家聚在一起生活像是個大家庭,于是直系、旁系親人反而不重要。
當然,這其中也有文明程度不夠的因素在其中,要是讀了圣賢書知道禮節之類的,就會有更強的親情意識。
匈奴沒有讀書這種說法,他們的親情更多的是原始的、適者生存型的親情。
也就是會出于本能護犢,但也會因為營養不足出于適者生存的原因將體弱的拋棄甚至吃掉。
所以歷史頭曼單于欲借月氏殺了自己的兒子冒頓,而后冒頓成功逃出殺了頭曼,這其間冒頓還以自己的妻子當靶子訓練親衛……
在中原人看起來很殘忍且大逆不道,但在匈奴人看來卻沒什么大不了的。
冒頓時常研究中原兵法,知道的比較多些,于是也有了以旁系親屬為親衛的習慣。
且達爬上山頭一看,就感到不妙。
因為上方不只是一座城寨,另外還有兩座城寨分別占據了山峰的制高點和要道。
不過且達還是沒有遲疑,當下就命令部下分幾部進攻。
開玩笑,自己帶著一千人匈奴勇士,若是怕了這幾百秦軍豈非成為草原的笑話?
于是匈奴呼啦一聲就分成幾個部份往城寨攻去
兩支分別從正面牽制靠前的兩城寨,另兩支則由中路穿插尋找機會自后路包抄。
這是匈奴慣用的戰術。
只不過更多用于騎兵而非步兵攻堅。
騎兵用這戰術沒什么問題,但是步兵攻堅尤其是攻打像這種形成“鐵三角”的三寨也用這方法……
中間那兩路其實就是插進敵人的包圍圈。
可想而知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秦軍沒有將太多火力浪費在正面進攻的匈奴兵士身上。
這是因為匈奴兵士通常會帶著一面圓盾,這圓盾是由牛皮制成……匈奴不會冶煉金屬所以青銅盾不多,牛皮質輕方便攜帶更適合騎兵使用。
這些牛皮盾能很好的防住秦軍手中的弩箭。
其實這也是因為弩箭彈道較平直的原因,弩不像弓箭那樣,可以朝天射箭矢自上而下高角度攻擊目標。
弩彈道平直的缺點就是彈道更易估測更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