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秦軍是否能在沙州取勝,所以商隊只行進至西套并在那里等待。
此時沈兵一將戰勝的喜訊傳回去,這支商隊馬上就從西套出發前往沙州。
兩千多里,大概四十天左右就到了,沈兵這邊也要做好接受這些物資及進行貿易的準備。
這方面沈兵盡數交給丘就卻去處理。
有句話叫“槍桿子才是硬道理”。
所以沈兵知道只要在軍權上對丘就卻進行有效的限制,其它權力視情況放寬沒多大問題。
何況丘就卻對沙州的情況及貴族中的人脈也廣得多,處理這些事應該得心應手。
事實也的確如此。
丘就卻第一時間就在沙州開辟了一個專門用于接待秦軍商隊的存儲和留宿區。
這時沈兵甚至都有些羨慕游牧民族了,因為他們所謂的開辟一個地區就是搭起一個個帳篷,幾天就完事。
如果說有什么防護的話,那就是用柵欄將這片地圈起來。
這要是秦軍來整,少說也得幾個月甚至更久才初具規模。
另外,丘就卻還在新區與沙州城之間建立了一個交易市場。
這一來中原商隊與沙州之間的交易就方便了……之前中原綢緞換東西會有很多麻煩,主要是因為月氏沒有自己的貨幣通常是以物易物。
若是一匹綢緞拿出來換香料……所有的香料都不夠半匹綢緞怎么辦?裁成兩段?
另外還有物品分散的問題,中原商人要換到中意的東西往往要將沙州逛上一遍甚至有時一遍還不夠。
這其間難免就會起爭端、語言不通、糾紛等問題。
丘就卻在中間建起一個市場就方便多了。
中原商隊將綢緞、布匹等運到市場,月氏人則將各種各樣的特色產品運來,在市場明碼標價還有人管理以及處理糾紛……極大的減少了交易時間和交易成本。
更有甚者,丘就卻還乘勢組建起了自己的商隊。
丘就卻是這么跟沈兵匯報的
“大將軍。”
“月氏并不富足,中原商品一批批運來,本王恐月氏無法盡數換足!”
“以本王之意,不若由月氏組建商隊將換來的物品運至西域。”
“于是月氏又可自西域帶來更多中原所需……”
沈兵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往西那就是要經過荒漠地區,是要用駱駝運輸而且需要經驗。
這不僅可以增加月氏的財富同時也可以以接力的方式打開西域的市場將秦國的影響力延伸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