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彈的研發可以用“刻不容緩”這個詞來形容。
這主要是由火炮部隊的編制決定的。
如果火炮部隊像沈兵之前想的那樣小編制,也就是一門火炮只需要十幾人再配上幾匹馬就行,那是否要開發威力更大的炮彈還無所謂。
一門炮十幾人,二十門炮也不過兩百多人。
如果出現緊急情況這兩百多人就由主力來掩護就可以了。
但現在一門炮的編制卻要五十人,二十門炮變成了一千人的大編制……這在行軍隊伍里可就排成長長的一隊。
而且這些炮兵因為是運輸主力的原因必定要輕裝簡行
他們要么負責火炮機動和操控,要么就負責藥包和炮彈的運輸,總不能一手握著長槍一手推吧,又或者背上還背著幾個箭壺!
能攜帶的充其量就是一把防身的青銅劍。
如果他們在途中遭到匈奴突襲呢?
那是不是一點防御能力都沒有?
此去雖說是去攻城,但卻有一千余里的路程且匈奴還有六萬騎軍在旁虎視耽耽。
指不準什么時候就要與匈奴騎兵在沙漠地區懟上了。
想到這,沈兵就不再遲疑了,當下就畫了草圖交給欠去制作。
裝藥的高爆彈其實并不復雜。
這其中的難點其實是引信。
最初的高爆彈,那是直接將炮彈裝上導火索,點燃之后塞進火炮然后再點燃藥包將其發射出去。
這種發射方式的缺點就不用多說了。
首先是太危險。
點燃導火索的炮彈在炮膛里待發,萬一出什么狀況沒發射出去呢?
比如發射藥包受潮,導火索受潮,又或者導火索燃燒速度較慢……那就“轟”的一聲把自己炸了。
另一個缺點,就是啞火率高。
點燃的導火索很可能在炮彈掉落地面時被砸滅了……若導火索那一面恰好正對著地面,重重的來一下就成了一顆啞彈。
于是,這幾乎就是在用炮兵的性命為代價發射炮彈,而且這炮彈還至少有三分之一炸不響。
這方案不用想,馬上就被沈兵舍棄。
另一個更安全、更科學的方案就是制作木質引信。
這木質引信就是一個小指粗的長錐形小木棍,中間鏤空裝上燃燒很穩定的硬質火藥。
要使用時將其往炮彈預留的引信孔一插,不用點火直接塞進炮膛。
開炮時燃燒的藥包就會將引信點燃,然后炮彈就會飛到敵人陣地爆炸。
如果說有什么麻煩的地方,那就是它必須保證引信一端背向藥包。
否則,藥包被點燃時巨大的沖擊力會將木質引信整個“塞”進炮彈里連帶將炮彈引燃于是炸膛。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將炮彈固定在一個帶有凹槽的圓柱形木托上。
這樣制出的炮彈整體與現代的手槍子彈神似。
它實際上是滑進炮膛的,于是引信一端始終朝向另一側。
藥炮被點燃后,炮膛里會瞬間充滿火焰,在將炮彈推出炮膛前就將引信點燃。
這種炮彈一直到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還在使用。
沈兵要的就是這炮彈。
它只需要簡單的幾步
一,空心球體。
二,帶凹槽的圓柱形木托。
三,引信。
前兩者都比較容易,引信有些難度。
困難處在于沒有可以穩定燃燒的硬質火藥。
不過沈兵很快就找到了一種替代方法
將引信做成兩層,外面一層大小等都一樣,中間也是鏤空的。
里面一層原本應塞上硬質火藥,沈兵就用木管纏上普通導火索取代。
普通導火索的缺點就是燃燒速度太快且速度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