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這個名字很美,但這個國家從來就不是一個好對付的主。
歷史上樓蘭不知道多少次反反復復一會兒隨中原一會兒隨匈奴,隨就隨吧,為了向匈奴表忠心還幾次三番截殺中原使者……
于是中原才有詩句“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不過這事在沈兵看來卻是很正常。
樓蘭全國只有一萬四千余人,兵力不過三千……此時被匈奴占領斬殺一些又驅離一些,只怕想召回兩千兵士都難了。
這樣一個小國夾在中原和匈奴兩大國之間,如果不做風吹兩邊倒的墻頭草,只怕早也被滅了。
所以中原總是恨樓蘭背信棄義不講武德,但其實這不過是小國的無奈而已。
沈兵要做的,就是讓樓蘭有條件且必須長期倒向中原……西域其實是被東西走向的天山山脈一分為二的,上方是準葛爾盆地,下方是塔里木盆地。
而進入這兩盆地的門戶,就分別是姑師和樓蘭兩國。
相比起姑師,沙州至樓蘭的路雖然更遠但卻更安全,于是長期駐守樓蘭就尤為重要。
不過當然,沈兵不會直說。
正如之前所言,秦軍進入西域要面對的是三十六國,在西域要實行“懷柔”政策。
書友們之前用的小書亭 xiaoshutg 已經掛了,現在基本上都在用\咪\咪\閱讀\p \iiread\ 。
因此沈兵就故作為難的說道
“大王有所不知,我等多留幾日或不是問題。”
“但我大軍總不能長期駐守于時刻提防匈奴。”
“有朝一日我軍前腳一走匈奴便來……”
樓蘭王聽著也覺得有理,于是就問了聲
“大將軍所言甚是。”
“如此,大將軍以為我等該如何是好?”
沈兵回答
“是以沈兵才說,大王應早做準備,高筑墻勤練兵。”
“那匈奴雖擅長騎戰卻不擅長守城攻城。”
“若能完善城墻并再多幾千人手,再加上方圓百里只有樓蘭有水……匈奴便是來他上萬人馬又何足懼哉?”
沈兵這說的是何情何理。
一方面匈奴的確只擅長騎戰而不擅攻城守城,這從秦軍能輕松將其匈奴擊敗就可以得出結論。
另一方面,則是樓蘭控制著水源。
在沙漠里控制著水源那就是不得了的事。
因為這意味著匈奴不可能派出太多的軍隊來攻樓蘭……人數一多水的需求和消耗就更多。
或者說進攻樓蘭的成本會很高,且大軍一旦攻不下樓蘭的話就會因為飲水不足而撤走,于是樓蘭就安全了。
但樓蘭王轉念一想
這可不行!
匈奴所謂的“不擅攻守”那是相對秦軍而言。
樓蘭那兩千兵對付自己百姓或西域小國還行,對匈奴卻力有未逮。
這一點倒不是樓蘭王托大,別看樓蘭才只兩、三千的兵力,但其南遷時卻先后滅了婼羌、小宛、精絕、且末等國成為西域七強之一。
西域七強聽起來十分風光,但樓蘭王卻知道自己在匈奴面前那就什么都不是。
就算匈奴再怎么“不擅長攻守”,想要拿下只有兩千多兵力的樓蘭那也只是時間問題,甚至可能只要在城下吼幾聲兵士就把城門打開投降了。
以匈奴的殘暴到時來個屠城……那樓蘭哪還有命在?
更何況,要說筑城防御,樓蘭也得跟秦軍學!
想著樓蘭王就趕忙朝沈兵拱手說道
“大將軍所言極是。”
“不過樓蘭兵少國弱,只怕還未筑好城墻匈奴便來攻了。”
“不知大將軍可否……”
沈兵“唔”了一聲,假裝為難的皺起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