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使者的身份,沈兵住的就不再是之前用于軟禁的土屋了,換成更為精致的木樓。
不過其實在西域一帶還是土屋更適用。
因為西域沙漠地區的特點就是晝夜溫差大,土屋有著更好的絕熱性于是晝涼夜暖。
而木屋則反過來,白天熱得能把人烤熟而夜里卻能將人凍死。
這也是西域百姓通常筑土樓居住的原因。
龜茲國筑起這片木樓主要是用來招待外來使節。
用木樓招待使節一是因為生活習慣有所不同,二是因為木樓費用檔次更高,三來更重要的是木樓不像土樓一般壓抑……
土屋除了門窗幾個出口外其余部位全是厚厚的土墻,便似地牢一般讓人感到恐懼,不太適合使節居住。
木樓就輕松多了,木板的墻壁隨時都可以砸開,心理上會覺得更容易逃走。
沈兵被安排在一座木樓的二層,酒水羊肉乃至西域瓜果都是隨叫隨到,白天熱的問題由三樓頂著,晚上冷的問題則多加兩張羊皮……此時的西域就是將沒有拔毛的羊皮當被子,兩張羊皮首尾相接縫合在一塊。
相比起被子而言它更應該被稱作獸皮毯,雖說不好看但保暖效果卻比中原普遍使用的柳絮、蘆葦被要好得多,且攜帶方便,外出時只要卷成一捆綁在馬背上就可以。
據無憂公主說,這是因為沈兵是秦軍使節的原因,別國使節卻沒有如此享受。
第二天沈兵就想給姑師帶個口信,也免得王賁等人在外到處尋找。
但苦于自己支身一人在此,何況身上還沒帶錢……其實帶錢也沒用,秦一統中原后雖然統一使用秦半兩,但這玩意可沒在西域流通。
再加上語言不通,于是想找個送信的人都有困難。
因此沈兵不得不去找無憂公主。
沈兵突然發現這里能幫自己的似乎只有無憂公主。
然而,當沈兵隨著侍女來到無憂公主房前時,卻聽到里頭傳來無憂公主的罵聲及打翻盤子的嘈雜聲。
沈兵心道,昨天不是還好好的?今天怎么又這樣了!
女人真是善變,自己來的也不是時候。
或許是因為侍女提醒,無憂公主發了一會兒脾氣后才發現站在門外拱手而立的沈兵。
無憂公主冷靜了下來,招了招手讓沈兵進屋。
近前沈兵才發現無憂公主露在面紗外的雙眼通紅似乎哭過。
“公主這是……”
無憂公主坐在案前抽了下鼻子,想到委屈之處淚水又掉了下來,她一邊偷抹一邊說道
“如使者所愿,父王命我定要嫁與那秦國大將軍。”
“這下使者可滿意了?”
沈兵一時愕然,這個轉折有點突然。
原來那龜茲王回去越想越不對勁同時也是不甘心讓公主嫁與一名秦軍兵士。
龜茲王記得無憂公主前往樓蘭時秦軍已在攻姑師。
那時樓蘭雖說有秦軍但只留下一小部份步卒,而沈兵又自稱秦騎軍百將……如此該時沈兵應該在攻姑師才對,如何能與無憂公主相識?
想著,龜茲王就找來了與無憂公主一同前往樓蘭的侍女問個詳細,結果很快就明朗了無憂公主前往樓蘭時根本就沒有與秦軍接觸。
龜茲王當然不會就此善罷干休,將無憂公主“揪”了回去對質,于是無憂公主之前編的謊言就此拆穿。
得知真相的龜茲王不怒反喜。
因為如此一來就不用擔心無憂公主與秦軍兵士有什么不清不楚的關系而為秦國大將軍所忌。
龜茲王原本想通過沈兵這個使節向秦國大將軍提聯姻。
然而轉念一想
“公主與使節雖說清白,但兩人似乎互生愛慕。”
“尤其昨夜兩人還聯手以公謀私從他手里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