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兵的奏折不久后便送到嬴政手里。
此時的嬴政正在河套地區視察……一統中原后嬴政或許以為此時也應是享受的時候,于是時常帶著一眾隨從到處游山玩水。
這些時日卻是想看看沈兵如何經營,于是便轉到了河套一帶視察。
這不看還好,一看之下不由大驚
整個河套到處都是水車和作坊,水聲、敲擊聲不絕于耳,農田則溝渠縱橫瓜果遍地,原本一片荒地的河套儼然已成為一個生產布匹、鐵器和糧食的基地。
此外,酒家、商鋪星羅棋布,往來船只、馬匹、車輛和商人絡繹不絕,一片繁榮忙碌的景像。
嬴政見此不由感嘆道
“朕還道將天下富人都遷往咸陽,咸陽便是最富庶之地。”
“不想與這河套比起來,卻是小巫見大巫了!”
趙高乘勢在旁說道
“皇上,河套為富一方,對大秦……”
“不若我等再將富人遷往咸陽?”
嬴政反問道
“將富人遷往咸陽又能如何?”
“以此地的各式作坊及農田,只怕用不了多久便又成就許多富人了。”
“而富人一旦遷至咸陽,用不了多久便價值吃山空成窮人了。”
“遷來遷去,最后豈非還是一場空?”
趙高問
“那皇上的意思是……”
嬴政揮手指著那些水車和作坊說道
“與其遷富人,卻不如將這些水車、作坊原樣搬至咸陽。”
“只是……”
說著就嘆了口氣。
咸陽屬西部缺水地區,水資源不足使其很難形成河套一帶的規模,所以即便是將這些技術搬了去只怕還是無法與河套相提并論。
更何況……
河套地區最重要的還是打通的絲綢之路能與西域互通有無,這地理上的優勢卻是咸陽沒法比的。
想到這嬴政又問了聲
“沈兵征討匈奴那可有消息?”
趙高回答
“回皇上,暫時還沒有消息。”
“不過據聞沈兵布局長遠,兩面夾擊匈奴,此戰形勢大好。”
“若沈兵能敗匈奴,則南有河套,西有西域,北有草原……這兵甲何止百萬哪!”
趙高這嘴上雖說是稱贊沈兵,但實際上卻是意指沈兵已經坐大。
果然,就見嬴政皺了皺眉頭。
雖說嬴政認為沈兵是神仙派來助其取天下的,但具有雙面性格的嬴政同樣不喜有人勢力大到他無法控制的程度。
尤其沈兵這勢力增長速度也太恐怖了些,前后不過一年,就從河套打到西域,現在還合兵征討匈奴……
匈奴自古以來就是中原各國的心腹大患,中原雖將其視為蠻夷卻始終奈何不了它,能做的只能是建起長城被動防守。
然而,沈兵數次大敗匈奴不說,此時更是自兩面夾擊深入草原與其作戰。
這要是勝了,那便是千古之功啊!
正想著,便有親衛送上沈兵的奏折。
嬴政一個眼神,趙高便心領神會,上前接過奏折打了開來。
看了一會兒后趙高便大驚,道
“皇上,沈兵大敗匈奴,此刻已攻占要地龍城。”
“殺敵五萬余騎,冒頓單于敗走漠北,右賢王……”
“右賢王已歸降大秦!”
嬴政聽著也半天沒反應過來。
盡管他已料到會是好消息,但總以為來報的是場勝仗,后續只怕還要打幾個月。
誰想這場仗居然就這么結束了,沈兵已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這么一來,就真像趙高說的那樣,沈兵控制的地域就有河套、西域、草原三大塊,而且還是連成一體的三大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