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對步兵的優勢從來都不是面對面強攻,即便是騎兵強大到如蒙古一般也同樣如此。
沈兵當然不會犯這個錯誤不利用騎兵的機動性爭取主動而去守城。
若此時沈兵去守藍氏,那么接下來的情況便又回到之前的狀況……秦軍被封在藍氏城內無法動彈。
騎軍的強項在于機動,機動的結果就是有個時間差。
阿凱夫斯帶著塞琉西的主力部隊趕到藍氏城需要兩天時間,而沈兵帶著騎兵也只需要兩天。
這時就算阿凱夫斯發現了問題知道沈兵已在霍木桑馬上趕回去,那也需要十天的時間。
這一來就留給阿凱夫斯一個大難題
是繼續進攻藍氏還是趕回霍木桑增援?
繼續進攻藍氏或許能攻下。
因為進攻藍氏的部隊共有塞琉西軍兩萬,安息五萬,大宛五萬。
其中主力依舊是塞琉西軍,他們的投石機較安息、大宛兩國更先進,是扭力投石機,也就是用筋束的彈力加上杠桿原理制成的投石機。
應該說,這種投石機與中原原始的投石機各有所長。
扭力投石機體積小,因為不需要配重所以重量輕,所需的人少,但壽命卻不長,且拋射的石彈只有23至79公斤,射程不超過一百五十米。
相比扭力投石機,中原的原始投石機雖有體積、重量大所需人多的缺點,但可將120公斤的石彈拋射程一百七十米。
被沈兵一改成配重投石機就更是比扭力投石機要好得多了。
在這情況下,媯錄守的藍氏只有三萬藍氏士卒及一萬不到的月氏騎兵,想守住藍氏十分困難。
問題就在于……若霍木桑被秦軍攻下了,阿凱夫斯攻下藍氏又有什么意義?
阿凱夫斯之所以要攻藍氏,為的就是將沈兵這些騎兵逼上絕境或趕出中亞。
若霍木桑被秦軍所占……那其中儲存著用于東征的大批物資及軍備只怕都夠秦軍用上一年了。
更重要的還是,塞琉西可是在這片區域稱王稱霸的帝國,從來只有它打別人沒有別人打它的份。
現在若是被秦軍攻下一城,這對塞琉西的影響力可就太大了。
再退一步說,阿凱夫斯若攻下藍氏而秦軍拿下霍木桑,那么阿凱夫斯守的藍氏實際上是與塞琉西領土分割的孤城,周圍盡是安息、大宛這些名義上是屬國但實則卻有歪心思的國家。
一個不好,阿凱夫斯就會被這些“屬國”給消滅了。
因此,一城換一城肯定不劃算。
至于趕回霍木桑增援,似乎也不是個好主意。
因為沈兵已經爭取到了十天,秦軍只需要在這十天內攻下霍木桑……阿凱夫斯便再無回天之力。
沈兵相信在十天內能攻下霍木桑。
這不僅是因為秦軍擁有火炮能轟開城墻,也不僅是因為沈兵已將塞琉西主力調離霍木桑,更因為他從塞琉西俘虜那了解到塞琉西國王安條克三世在霍木桑。
國王在霍木桑原本可以激勵將士士氣,但國王只要一逃……馬上就會起反作用。
沈兵相信安條克三世會逃。
這一是因為國王都怕死,何況塞琉西還有那么大的一片領士,他們也沒必要在霍木桑一個地方與其共存亡。
另一個,則是因為秦軍手里有火炮。
安條克三世從未見過火炮的威力,此時見著了肯定會心生恐慌。
最后一點,那就是沈兵采用“圍三厥一”的戰術。
也就是圍著三面而故意放開一面。
這意味著安條克三世有逃跑的機會。
在這情況下安條克三世能不逃嗎?
沈兵表示懷疑。
事實也的確像沈兵猜想的那樣。
一開始安條克三世對守住霍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