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張居正在京的消息對于戚繼光他們并不是秘密,但張居正已經離開京城回江陵城了,他們卻并不知道。
朱翊镠只得如實告知,反正對他們與張居正親密的幾個也無需隱瞞。
戚繼光與李成梁只得表示遺憾,不過他們都心知肚明,張居正的離開,意味著一代政治家從此退出政治舞臺。
他們兩個與張居正的關系都十分親密,可以這樣說,他們都是在張居正擔任大學士的十六年期間大放異彩。
沒有張居正的軍事改革與重用,他們兩個的影響力肯定不及現在。
甚至包括對后世對他們兩個評價。
為何感覺在張居正執政期間有那么多的軍事人才,像譚倫、王崇古、梁夢龍、方逢時、戚繼光、李成梁等,都是在張居正手里讓他們熠熠生輝。
這與張居正的用人政策與宣傳不無關系,并不是說大明在其它時期沒有涌現出像這樣一批優秀的軍事人才。
只不過是在張居正執政期間的比較出名而已。朱翊镠早就看出這一點。
相信戚繼光與李成梁也清楚,沒有張居正,便沒有他們的今天,所以才會剛一進京便想著拜見張居正。
論與張居正的私人感情,努爾哈赤肯定不及戚繼光與李成梁兩個。
努爾哈赤更多的是欽佩之情,畢竟之前跟隨張居正學習了一陣子。
“既然這幾天就在京城好好休息,待申先生的獎勵方案出來,朕做一次講話后,你們再回到各自的崗位上。”
既然拜訪不成張居正,臨走前朱翊镠也只好這樣吩咐道。
戚繼光、李成梁、努爾哈赤這才離開,張居正不在京讓他們都有點遺憾。
尤其是戚繼光與李成梁,因為他們幾乎可以預料,有生之年恐怕再也見不到張居正這位貴人最后一面了。
戚繼光、李成梁都與張居正年紀相仿,一個小三歲,一個小一歲。
既然張居正已經退出政治舞臺,以后他們哪里還有相見的機會?
……
申時行回到內閣,第一時間向其他兩位閣臣傳達了皇上的指示,然后一道致力于戰事的善后工作。
戚繼光與李成梁見不到張居正,便去拜訪兵部尚書吳兌了。
努爾哈赤則是回到小珍身邊,準備好好休息幾天,然后出發與三娘子、塔娜她們會合執行任務去。
當然努爾哈赤知道,只要他去,塔娜姑娘就會立即回來。雖然師父并沒有明言,但想必是這樣的結果。
不過他現在也不敢想這一茬兒。
而朱翊镠待幾位大臣離開后,留下田義與王安,正式頒發旨意:晉升田義為司禮監掌印,王安接管東廠。
兩人磕頭致謝,雖在意料之中,但內心激動的勁兒還是難以掩飾。
“都起來吧。”
朱翊镠接著又囑咐道,“兩位年紀雖然相差懸殊,或許觀念上難免有一些代溝,但朕希望你們團結,求同存異,將內廷與東廠打理好。”
田義與王安爬起來謝恩,都點了點頭并給出自己的承諾。
對朱翊镠而言,陳炬的離開確實當然是一個巨大的遺憾,以陳炬的穩重與威望,至少還得讓他干幾年。
畢竟田義是從南京調來的,與陳炬比起來,威望還遠遠不及。
而王安年紀又太小,這樣的升遷速度已經是頂天兒了,當初牛如馮保也才在二十多歲才爬到這個位置。
所以,大內總管這個位置,無論如何還是得田義來。
不過,田義其實也是一個耿直忠厚的人,這一點與陳炬有幾分相近,相信會逐漸贏得自己的威望。
谷恙/span這樣,關于內廷的兩道人事安排就確定下來了。一老一少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