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平躺著,朱翊镠居中,鄭妙謹與徐文穎分居左右。
朱翊镠開始講他那傳奇的故事,鄭妙謹與徐文穎認真聆聽。
關于未來的故事,如果方方面面地講,那講一輩子也講不完。
人類的歷史何其浩瀚!
所以講故事必須選取一個角度,也就是故事的脈絡或主線。
朱翊镠從兩條線展開。
第一條線:大明是如何腐化,最終被大清所滅;第二條線:圍繞人類的改革與發展,從工業革命開始。
首先講的是第一條線,因為鄭妙謹對她自己的歷史似乎有點抵觸,朱翊镠便直接從明末動蕩講起。
但由于避不開努爾哈赤,朱翊镠選取的起點是努爾哈赤起兵反明,進而講到抗日援朝,加速大明衰敗的步伐。
而大清卻趁勢崛起,最后腐朽的大明抵不過,大清入主中原取而代之。
其實,站在朱翊镠的角度看,大明如果真的腐朽落后,被其它王朝取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兒。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不必為落后的、本該淘汰的事物買單。
歷史要前進,人類要發展,新事物取代舊事物是所有事物發展的規矩。
王朝的更替也一樣。
但大清的閉關鎖國政策,朱翊镠可謂深惡痛絕,有時候他在想,如果不是大清這個少數民族領導華夏,有沒有可能避開這個目光短淺的決策?
然而,當朱翊镠準備采納鄭妙謹與徐文穎的意見問她們時,她們兩個似乎對此都不是很感興趣。
她們只想知道幾百年后世界到底是什么樣子,而不關心為何變成這樣。
男女之間的理念還是有差別……
朱翊镠不得不快速切入第二條線——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的發展進步,從而步入一個更加文明便捷的社會。
人可以在天上飛,幾千里之外都可以保持通話、看見對方……
地球村逐步成為現實。
人類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
顯然,鄭妙謹與徐文穎對那些更感興趣,問了一大堆稀奇古怪的問題。
最后把朱翊镠都給問累了,恍恍惚惚中不知不覺進入甜蜜的夢鄉……
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在夢里努爾哈赤與三娘子統一了大明西北、西南以及西邊的各少數民族區域。
大明的國土面積,包括海域一共達到了一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
而日本再也不敢蹦跶了,再也不敢發展他們的軍隊,依據條約,只能擁有他們的自衛隊。無奈之下,也只能一門心思發展經濟了。
大明與世界各國友好往來,取長補短相互學習提高。
躋身于世界之巔不在話下。
不過依然還有一個問題困擾他,大明到底要不要踏上資本主義道路呢?還是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道路?
這個時候的泱泱華夏到底適合走哪條路呢?反正封建君主專制不行。他希望一步一步地逐漸瓦解。
而他此刻確實也是朝著這個大方向努力的,所有的改革都是為了解放。
希望這不僅僅只是一個夢。
……
而尚未睡去的鄭妙謹與徐文穎則在想著另外一個問題。
感覺朱翊镠口中的“另外一個世界”是如此美好,未來幾百年嘛,肯定比現在這個世界要強多了。
那為什么還回來這個世界呢?
是陰差陽錯回來的,還是被什么莫名的力量推過來的?
還有,既然未來的世界那么好,以后會不會想著回去呢?
畢竟誰不想生活在美好的世界?
所以鄭妙謹與徐文穎都想著,待朱翊镠醒來要問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