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剩下的就是一些所謂的“內城學校”,分布在貧民區附近,專門招收貧民區的孩子,免費教育,快樂教育,讓他們有個地方能揮霍自己的青春荷爾蒙,學點基本的文化知識,教育質量和環境可想而知。
吉娜就讀的卡洛高中就是這樣的內城學校,自從和亞瑟住在一起后,她每天要坐一個多小時的地鐵趕到學校上學。在結束了舞蹈社和啦啦隊的活動后,再坐地鐵回曼哈頓。這一路算不上安全,尤其是當吉娜越長越漂亮,身材越來越好時,一個白人漂亮姑娘在布魯克林貧民區附近走動是很危險的。
吉娜一直希望亞瑟放學后來接他,但亞瑟總是以工作忙為借口不愿意來,這讓她很氣惱。不過昨晚亞瑟似乎變得溫柔了很多,早上醒來時兩人是抱在一起睡的。吉娜沒忍心吵醒亞瑟,起床后做了一頓有些糟糕的早餐,留下便條后就自己上學去了。
三點放學后,吉娜留在學校,今天學校有一場籃球賽要進行。
來自羅德島的拉薩爾預科學校要到卡洛高中挑戰,吉娜是學校的啦啦隊成員,早早在更衣室換好了服裝,到球場上來預熱。啦啦隊的女生穿著短裙和緊身衣,手里拿著花團。吉娜是最顯眼的那個,17歲的她身體已經非常成熟,當她換上緊身衣后,幾乎無時無刻不在向外散發著荷爾蒙的魅力,在球賽開始前,牢牢的將觀眾的目光吸引過來。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像吉娜這樣的女孩,當然會遭到很多人的惦記。但吉娜一直對外聲稱自己有一個意大利幫派的男朋友,讓很多登徒之人心懷畏懼。可時間一長,并沒有人見過她所謂的幫派男朋友,蠢蠢欲動的心思自然又起來了。
暖場的時候,就不停有人朝著場上吹口哨,想引起吉娜的注意。還有一個悶騷的黑人小個子,不知道從哪里弄來的一臺照相機,偷偷摸摸的給吉娜拍照。但吉娜在場上一直在跳舞,他始終抓拍不到他想要的鏡頭。
好容易找到一個不錯的角度,啦啦隊卻退場,比賽要開始了。
在布魯克林這樣的地方,籃球和嘻哈一樣,是很多窮人生存乃至改變命運的工具。這里是籃球的熱土,伯納德-金、喬丹、賈巴爾、穆林等巨星都是在紐約出生,這里還有最傳奇的街球高手。當然,真正能夠從這片土地走出來的人還是少數,很多人在天賦這道門檻上,就被死死的卡住,再難向上走一步。
卡洛高中的球員顯然都沒有什么天賦,所有人在場上的風頭,都被拉薩爾預科學校一個15歲的少年給蓋過了——他的球衣后背上,印著名字,“Artest”,阿泰斯特。
阿泰斯特出生在更加貧窮的皇后區,在上高中前,曾經和自己的好朋友拉馬爾-奧多姆、埃爾頓-布蘭德一起組建球隊參加AAU的夏季聯賽。結果他們三人的組合在聯賽中取得了67勝1負的戰績,三人都受到了籃球名校的關注。
于是,街頭貧民窟出生的阿泰斯特才得以穿上拉薩爾高中的校服代表學校參加比賽,這所學校普通的黑人小孩是沒有機會去的。
15歲的阿泰斯特在比賽中展現了他的天賦,強壯的身體,無所不能的全能表現,那些大他兩歲的高年級球員,都完全不是他的對手。他像一頭小野獸,撕碎了卡洛高中的防線。因為他表現的太出色,打得主場作戰的卡洛高中球員很沒有面子,于是防守動作越來越大。
終于,阿泰斯特在一次上籃時被對手給放倒,阿泰斯特立刻從地上爬起,朝著防守人沖去,兩人扭打在了一起。沖突爆發了,兩邊的球員都聚過來揮拳相向,裁判凄厲的哨聲也無法阻止,這樣的場面在布魯克林的籃球賽中實在太常見了。
場邊的觀眾開始朝著場上扔雜物,這些唯恐天下不亂的混小子們最樂意看到這樣的場面,一些人開始大吼著鬼叫起來,臟話不停的朝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