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2月,圣誕節,平安夜。
夜色濃郁,甚至有些粘稠,黑暗中混雜著從不明方向照來的光亮,讓黑不那么黑,夜不那么夜。
如果是純粹的夜便好了,那種伸手不見五指,硬邦邦的像深空一樣的黑暗,把光統統吞噬掉,不留一點縫隙出來。這樣,亞瑟難看的臉色便能隱藏在黑暗中,不至于被多蘿西看到,還要被她嘲笑沒有男子漢氣概,小氣,愛哭鬼。當然,亞瑟不會想到,如果真的那么黑,他便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他從伯伯家別墅的圣誕晚會上逃了出來,那里本來是他的家,自從父親死后轉賣了出去,被托尼買了回來。別墅又姓盧西亞諾了,但不屬于亞瑟-盧西亞諾。媽媽沒有來,作為一個華裔她從來不受歡迎,直到很久以后,亞瑟也不清楚,父親盧瑟為什么會愛上母親并愿意付出那么大的代價和一個華裔結婚生子。在意大利幫派中簡直是不可思議,或許愛情就是不可思議的。
亞瑟無法抵擋圣誕禮物的誘惑,他還是來了,派對很熱鬧,熱鬧極了。有美酒,有蛋糕,有火雞,有圣誕樹,有各式各樣的禮品,五花八門的物件。亞瑟看的眼花繚亂,很多關于圣誕的美好回憶都封存在更幼年時的記憶里,在父親去世后一切就變得灰敗起來,連圣誕節都失去了顏色。
在派對上,他看中了一套玩具,宇宙巨人希曼的模型,他最愛看的動畫片,每天放學回來都要看。這套動畫正在電視臺熱播,全班的男孩都在看,并且喜歡在下課后一起喊“賜予我力量吧,我是希曼!”如果誰有了一套希曼的模型,他在學校中就會受到眾多男生的羨慕。亞瑟見到那個放在客廳圣誕樹下的透明模型盒子時眼睛就挪不開了。
但當他準備拿這個玩具做禮物時——伯伯托尼答應他可以挑一件做圣誕禮物,另一個孩子也看中了這套模型。小胖子卡勒特,迪奧的兒子。兩個人在圣誕樹下爭吵了起來,12歲的亞瑟還沒有發育,瘦瘦小小的像一根麻桿。和他相比,卡勒特好似一個重量級拳擊手,他爭不過卡勒特。
幫派的家族聚會和普通家庭的圣誕派對總是有些不一樣的地方。迪奧和托尼看到兩個孩子爭奪玩具不僅沒有制止,還在圣誕樹下清出一小片空地來,讓兩個孩子摔跤來爭奪希曼。瘦小的亞瑟哪里是卡勒特的對手,這個肥豬輕而易舉的把亞瑟摁在了地上,他騎在亞瑟身上手里拿著希曼的模型耀武揚威。亞瑟的臉貼著暖烘烘的地板,他奮力掙扎想要起身,但他太弱小,卡勒特太重了。
客廳里一時間充滿了大人們的歡笑,一種歡樂的氛圍蕩漾在圣誕節的夜晚,而這種快樂建立在亞瑟的痛苦之上。
卡勒特終于從亞瑟的身上起來,亞瑟的肩膀和胳膊都疼極了,但更疼的是他的精神與心靈。他脆弱的自尊被摁在地上狠狠的踐踏與羞辱,客廳里每一束光,每一盞燈,都在嘲笑他,讓他無處可逃。他望向窗外,那黑漆漆的夜,他只想進入黑暗中以求得庇護。這時候如果突然停電該多好,或者來一場地震,一場火災也行。
但這是一個普通的平安夜,沒有停電,沒有地震,也沒有火災。大伙的注意力很快從小孩子的爭斗上轉移開來,托尼上前拍了拍侄子的腦袋,算作是安慰。在短暫的取樂后大人們重新投入到其他娛樂中,渾然不覺有些事會對孩子產生一生的影響。誰不是這么過來的呢,他們小時候成長的環境更加惡劣和糟糕,早早的就要去街頭搶飯吃,小孩子打架沒什么大不了的。
趁著大人們不注意,亞瑟離開了別墅,從波光粼粼的游泳池和四照花樹旁經過,從大門出來,沿著黑漆漆的路朝紐約方向走去。或許有人注意到他了,但沒有人阻攔,讓他走吧,沒有在意他。
除了多蘿西。
她跟在亞瑟后面出來了,她穿了一件粉藍色的外套,背著手在亞瑟身邊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