嚎過,最后管不了,那就不管了,大家一起浪。拿錢買貂,買金銀首飾,可勁敗。
孩子呢?爹媽都這樣了,孩子還有個學好?在他們原本的概念里,上學就是為了學本事以后賺錢,擺脫現有社會階層,現在有錢了,已經擺脫現有社會階層了,那還學什么?
即便有那么一兩個頭腦清醒的,也往往頂不過環境的影響。
旁邊的城中村拆遷,富了一大批人,初時石爸石媽見了還挺羨慕的,后來吃飯的時候都不再提了,不敢再提,沒錢的時候是個窮人,有錢后化身成一群惡鬼了。
但坐吃空山只出不進,那拆遷款看似豐厚,實際上不夠啃一輩子的。
吃喝嫖賭抽的人,他們用不了幾年,金山都能敗光,錢敗光了,惡習卻改不掉了,怎么辦?
借高利貸繼續賭繼續作,借了還不上,人就往外跑,留下老父老母跟要賬的死磕,要賬的一來,老頭拿藥瓶老太太系繩上吊。
有人說,至少人家爽過了,沒白活。
問題是,他真的爽過了嗎?
自由,是范圍內的相對自由,當真的什么都無所謂時,天空都會成為自身的牢籠。
并且,這樣的人,有再多的錢,事實上能改變他就是一個弱絲的事實嗎?
一個城中村,幾百上千人因為城市改建計劃一夜暴富,但只有寥寥幾個人,幾個家庭,可以相對理智的對待那筆常規情況之下,自己一輩子都賺不到的財富。
絕大部分人,拿著這筆驟得的橫財,被自身欲望的漩渦所吞噬淹沒,最后連一個氣泡都泛不起來,無聲無息得消失在這世間了。
任何超越自身生產經營能力以外,因意外而獲得的財富,都是由巨大的好運與巨大的厄運共同組成,可惜絕大部分人的自制,無法承載這份命運賜予的善意。
當一個人享受過一夜暴富的滋味兒時,他接下來都很難再去踏實做一件事情,因為那種暴富邏輯已經刻在大腦里,時刻都會催促和影響他。
財富如此,武功更是如此,因為財富還會有財富泡沫,還會有意外之財,而再魔道的武功也得自己苦練,自己轉化。但也因此,魔道的誘惑就更加巨大,因為武功比財富更保值!
一個修煉正道武功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一輩子的人,他一旦踏入魔道,嘗試享受過那種突飛猛進日益精進的刺激,再想憑自身意志力懸崖勒馬是很困難的,多數情況下不斷切換功法,修學越來越偏激狠毒,越來越損人利已的武功,這才是正常情況。
而對于這樣的武者,正道一旦發現,常規的處置方法要么是殺死干掉,一了百了,要么是擊碎丹田徹底廢掉武功,扔到東禪寺去參悟佛法。還只能去東禪寺參悟空,不能扔到道門去參悟道,因為道門相比佛門是一種比較趕人的宗教。
石應虎十幾歲時去道觀里占卜求帖,問命前程,結果青羊宮里那個老道士上下打量石應虎兩眼,卜卦都沒看,告訴他好好學習……好好學習……好好學習。
那老道當時只說了一遍,結果聽了石應虎一腦門子回音,這還不算精彩的,最精彩的是石應虎要走的時候,看到道宮門口有功德箱,就問一個小道士,大概得往里面放多少錢。
結果那小道士看了石應虎一眼,然后繼續低頭掃地,說了一聲“隨便。”從青羊宮旅游回來的石應虎,當時腦海中就只有一個念頭“像這種能把人氣得肝疼的宗教,難怪競爭不過佛門。”
后來石應虎加入純陽道宗后,才知曉一句話“道化賢良釋化愚。”道教佛門都是好宗教,都是導人向善的,只是兩者的教化成分不一樣。
佛門講信仰,道教看智商,就像梅花易數,那是道教入門教材,但一般人沒點算學基礎,真的看不懂。石應虎通過修煉武功進入純陽道宗,這其實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