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的刀光,而后驟然出掌,其掌勢洶涌若山呼海嘯、地裂山崩,恐怖威勢完完全全充斥石應虎的全部視野。
并且,在出手的同時,他依然可以輕描淡寫得笑語,這般手段,這般風采氣度,實在令人心寒生意。
剛剛,并非是石應虎不想及時支援金大堅,實在是金大堅敗得太快了,兩招,一個傳奇先天境的橫練高手兩招脆敗,對手到底是什么東西,是人是鬼?
即便石應虎,也在一剎那間心生恐懼,然而下一刻“絕情斬”心法發(fā)動,斬去自身一切負面情緒,一刀出手,依然驚艷璀璨,依然盡展自身之光華。
“噗……東禪寺須大彌山掌!應虎小心,這個人的功力深不可測!”人幾乎鑲嵌在支撐柱里面,金大堅猛吐出一口鮮血后,厲聲吼道,金甲堡與東禪寺有一些淵源,因此他一眼就認出對手所使用的是哪一門哪一派的武功。
東禪寺至高三神掌般若、金剛、須彌山!
其中以般若掌修煉者最眾,但世人普遍覺得其威力不怎么樣,空負三神掌之名。
但其實這是一種錯覺,般若神掌事實上是佛門第一掌法,修煉上限永無窮盡,一旦至剛至滿頓悟為至空,才算是真正練成……那就成佛了。
手握般若,心證如來。
度盡苦海,彼岸清凈。
般若在佛門中是智慧之意,然而凡俗世人又有誰能真正領悟佛的智慧呢?
只是般若掌修煉要求不高,因此東禪寺修習者眾,這極大提升了東禪寺的總體實力,但也因此讓世人覺得般若神掌不過如此,實在非神掌之罪。
大金剛掌,佛門第二神掌,修煉者比般若掌少上無數,但能夠修煉成大金剛掌的東禪寺高手,無一不是江湖上叫得上名號的,甚至功力不到傳奇境界都很難發(fā)揮出大金剛掌的驚人威力。
金甲堡的一系武功,完全脫胎于此,金甲天王金大堅在江湖上也算是一號人物了,然而他的一身武功依然沒有脫出東禪寺大金剛掌的體系藩籬,由此管中窺豹,也可以隱隱知曉大金剛掌的深奧與威能。
至于大須彌山掌,整個東禪寺都沒有多少人練成,其修煉難度極高,非傳奇先天境高手無法修習,能蓄力于虛,如掌藏須彌,掌勢若排山倒海,威力無比。
只是這套掌法真氣消耗極為劇烈,甚至夸張到傳奇初境的高手一身功力都不夠打上幾掌的地步,由這真氣消耗量就可以想象,這套掌法的威力夸張到什么程度。
若是威力對不起那份真氣消耗量,東禪寺歷代傳人傻啊,將這套掌法視為瑰寶珍藏至今,非高僧大德或為宗門立下大功勛者,不得修習。
在那排山倒海般的沉重掌勢之下,石應虎剎那間就落入了劣勢下風,掌法刀氣對沖,石應虎只覺得對方身法飄忽如鬼魅,卻空手擲出一座又一座巨山向自己壓迫打砸過來。
天命刀縱橫游走如龍如蛇,然而沉重巨山轟轟轟,一座接一座的轟砸罩落了下來,天命刀每撕裂斬碎一座真氣巨山,便有更多更沉重的真氣巨山壓迫砸下來。
這一刻,石應虎周身肌肉暴漲,體表赤紅若血,體內磅礴的陰陽真氣已經形成實質一般向外擴散了,若非石應虎擁有八倍于同階境界者的真氣總量,若非石應虎的單位時間真氣輸出量甚至更在傳奇初階的武者之上,若非他周身虎嘯金鐘罩真氣浮動,堅不可摧,石應虎這一刻都不確定自己是不是也已經像金大堅一樣,鑲嵌在某一火車站支撐柱內了。
大須彌山掌威力無比,果然名不虛傳!
“神武系統(tǒng)提示,擬態(tài)目標選取中……選取完成。”
“契合度百分之九十四點四,擬態(tài)完成,擊敗擊殺此人,有百分之四十四幾率可獲得九音奇功(中級武功),有百分之二十八點二幾率獲得黃泉魅影訣(頂級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