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人的答案,漢王。
如果把這次農民起義,看作是漢王奪嫡的一次趁勢而起。如果兵家真的還存在,把漢王吸收為傳人,以支持漢王奪嫡來換取兵家的復出。這似乎相當說得通。
這也就難怪起義會發生在漢王的封地附近。這也就難怪螻蟻一般的災民能掀起這么大的波瀾。這也就難怪魯地當地的府兵怎么那么水,正規軍隊對付不了一幫泥腿子。
如果這一切都是漢王背后安排的,似乎一切也都合理了。
但這是真的么?真真假假就看朱棣愿不愿意相信了。
知子莫若父,朱棣當年為什么要造侄子的反。真的只是因為要削藩?真的是因為清君側?那都是屁話,歸根結底一句話,這把龍椅太吸引人。為了這個位置,拼盡一切,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
那么自己的兒子呢?
老二和當年的自己有多像?同樣的太子寬仁溫和,且身體不好。同樣的皇孫極得寵愛。朱棣相信一旦自己撒手西去,老二是必定要學自己,把侄子趕下臺,坐一坐這個位置的。沒辦法,他自己開的好頭,能怨誰?
既然有了反心,一旦兵家蠱惑,老二會不會上鉤?這是廢話,當年要是兵家找上自己,自己二話不說就會接受。哪怕滅了儒家,也毫不在乎。真有兵家輔助,當年也不用打的那么慘,那么險。
只要皇帝信了,是與不是也就沒了意義。接連十二道金牌,也算讓漢王享受了一把岳武穆的待遇,強令其赴京復命。
這是黃爍一回到帝都就聽到的消息,把他聽的一愣一愣的。當然他獲取情報的途徑雖然不少,卻都比較碎,少有人能一窺整件事的全貌。黃爍也是結合了各方消息,再加上他這個親歷者所知道的一些關鍵,才勉強還原出個大概。
聽聞消息后,黃爍心動了。
眼界這種東西,是要伴隨人成長才能提升的。
這次見了唐賽兒,雖然沒聊幾句,但對黃爍來說,卻是開了眼界。想問題,做任務,也不再局限于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