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
屬金,
主肅殺。
四皇子的叛亂持續了三個月,將整個京畿之地攪得一團糟,甚至可以用白骨露于野來形容。
不過現在已經是秋天了,如果再這樣繼續殺下去,恐怕田里的作物就沒有人去收割了。
農桑之事,可是帝國根基!
所以為國家計,太子在五日之前終于將四皇子的主力擊潰,并在與四皇子的對決當中將四皇子斬于馬下,還降伏了跟隨四皇子叛亂的軍隊。
所以,太子只用劍就劈開了四皇子的重甲這件事情至今還在流傳。
另外……
太子對自己三弟的死,表示非常的悲痛和傷心。
而且他們對中原士林的覆滅,也感到不可思議,而毀滅中原士林的四皇子的尸體也被拉了出來千刀萬剮,并以此向天下人謝罪。
但大度的太子,決定放過與四皇子叛亂有牽連的五皇子,并向老皇帝請封其為虛封義親王,他這個太子真的就是仁至義盡了。
總之,中原一帶如今的亂局跟太子和仁親王一點關系都沒有,反而他們還擁有了平定四皇子動亂的軍功和十余萬眾的軍隊,甚至還從四皇子的手中救出了唯一的活著的云氏族人。
而更關鍵的是,太子的手中有著中原士族數十年所積累的錢糧,這足夠太子繼續招兵買馬。
而且大量官員被殺之后,所空出的位置也完全被太子的人占據,所以現在的朝堂,幾乎可以說就是太子和仁親王兩個人說了算,而仁親王偏偏又以繼承了皇帝意志的太子為主。
至于老皇帝本人?
皇帝在夏至托孤過后,就再也沒有露面過,只有那些禁衛們偶爾有零星的消息從養心殿傳來,不過也是太子刻意放出來的消息。
而隨著四皇子和士族被解決,那太子剩下的主要敵人就是徐皇后和那些太監們了。
所以就在秋分這天……
坤寧宮被太子派兵包圍了,雖然包圍坤寧宮的是禁衛軍,但這還是讓明是非心驚肉跳。
“怕什么?你不是膽子很大嗎?”
徐皇后素手捏著調羹,從面前的綠豆肚條湯里舀起一勺湯水,想要放在明是非的碗里面。
而明是非卻將碗一端,不讓這些湯水進入自己的碗中,反而是自己用筷子往湯里一叉,挑起幾塊肉來。
“我這不是……不是怕死嗎?”
明是非的臉上帶著笑容,笑容當中還有些尷尬,但他說自己怕死卻說的格外理直氣壯。
看著只吃肉不吃菜的明是非,徐皇后好氣又好笑,所以趁著明是非吃肉的時候又往明是非的碗里強行添了大概有半碗的青菜。
明是非“……”
最愛喝的綠豆肚條湯,突然就不香了。
徐皇后笑著用手指戳了一下明是非的太陽穴,然后蓮步輕移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繼續說著。
“這不是還有母后在嗎?”
嘆了口氣,徐皇后將自己碗中的湯水一飲而盡。
“別怕,”
“怕也不能表現出來!”
徐皇后又端起一杯清茶,然后輕輕地沿著杯口泯了一下,臉上帶著舒適的笑意。
也對,徐國公府已經放棄了西域之地,轉而派兵占據了八百里關中,兵峰直抵潼關,并且前些天才派遣使者到京都請求面見皇帝和徐皇后。
而太子拒絕了徐國公府使者面見老皇帝和徐皇后的要求,并將徐皇后留守京都的哥哥從武職調任為九卿之一的少府令,而負責皇室錢糧的少府令是需要常駐皇宮的。
所以這位徐少府令,成為了實際上的質子。
而這個時候徐皇后一旦出事,無疑是給了徐國公府西進的借口,要知道潼關過了就是函谷關,到時候京都便是徐國公府的囊中之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