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皇后的打亂,讓明是非和李青山的談話又回到了最初的樣子,氣氛沉默且僵硬。
千萬中原百姓的生計,似乎在徐皇后開口的這一刻又陷入了停滯,但徐皇后好像也沒有做錯什么。
惟賢惟德,只對士人有用。
至于平民?不過是士族們代天牧狩的獵物和羊群罷了。
但明是非卻清楚的知道,這些被士族所瞧不起的平民有著何等的偉力,只是這偉力,還從來沒有在這個世界顯現過罷了。
王朝的根基是什么?
貞觀政要里面說的很清楚,無外乎就是君舟民水,可太宗皇帝創業之初也是這么認為的嗎?站在成功者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自然是很容易,可站在一個連生命安全都無法完全保障的普通皇子的角度呢?
總是要有所舍棄的……
千萬之民,在皇朝存續和個人性命的面前似乎就不太重要了。
而這,大概也是那位太子會選擇放棄平民的原因吧?
“丞相,常平倉,還有糧食嗎?”
“治粟內史已經死了……”
中原云氏的覆滅,讓整個中原的糧食轉運和存儲都陷入到了混亂當中。
看來,常平倉里面的糧食也被太子作為軍糧來使用了。
“寧公子,遼燕之地,”
“還有余糧嗎?”
在徐皇后的愕然當中,在李青山欣慰的表情當中,明是非最終還是沒有沉得住氣,開始詢問這大乾王朝哪里還有可以調動的糧食。
畢竟……
這可是千萬之民啊!
雖然人活著就是為了死亡。
可對于一個人來說,死亡的最好方式莫過于為了信仰的圣殿,和追尋祖先的足跡,而這兩者都可以讓人在恐懼面前慨然赴死。
明是非的祖先,不在這個世界。
那么,他的信仰呢?
很明顯,明是非是屬海鷗的,他的信仰并不如海燕堅定。
在徐皇后的注視之下,明是非又坐回了自己的位置,而這密室當中也陷入到了短暫的安靜當中,安靜到連黃似虎打個呵欠都可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這讓黃似虎非常惶恐。
他明明只是個小太監,為什么大家都看著他不放?
“殿下,燕遼軍糧,”
“現在都要依靠齊魯轉運,”
“或者從海外運輸。”
寧近山起身行禮,在思考過后選擇性的回答了明是非的問題。
在他的話當中,透露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
那就是,中原大可不必擔心燕遼的軍隊在失去中原的糧食供給之后,會發生大規模兵變,從而南下齊魯和中原進行搶掠。
但是,齊魯的糧食他燕遼包了!
而這樣霸道的行徑,也非常符合寧氏百年世家的做風。
寧近山說完話,就低頭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再也不動了。
而寧近山低頭,并不是為了寧氏包圓了齊魯之地和燕遼本地的糧食,而是因為他們通過海外轉運,以求跳出大乾糧食體系的事。
這樣的事情,已經在事實上說明了寧氏獨立于大乾王朝。
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而對于寧近山這樣的士來說,背叛是不可接受和值得羞愧的事情。
“丞相,這樣的話,”
“本王也沒有什么辦法了。”
明是非沒有那個決心,更沒有那個膽量去為千萬平民求生計。
但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他是愿意盡可能的去救助的。
可這件事情,很明顯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圍,除非他愿意舍命相救。
……
“如此,老夫已經很開心了。”
如果說之前,李青山對燕王的感官還只是個小屁孩兒的話,那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