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31日
工大
白雪皚皚的校園里,過年的氣氛越發濃厚了起來。
隨著考試的結束,校園里到處都是慶祝的學生,和急匆匆準備回家的人群。不少單位,今天都是半天班。
遠處隱隱傳來的鞭炮聲,讓空氣中都充滿了過節的氣氛。
“張老師,孫姐,你們怎么回來了?”
張燕在回家的路上,偶遇張群一家。
“這不是過節了嘛!趁這個機會回來看看,畢竟走一年了?!?
德國春節不放假,唯一適合請假回家,也就是這個時間段。畢竟圣誕,元旦等一系列節日都在一起。再說,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年假,不用也就作廢了。
“孫姐,你們在那邊怎么樣?。俊?
“唉,別提了。聽說你現在很是不錯?”
孫潔直接就把話題轉移走了。
她到了德國以后,學了一陣子語言,然后就出來找工作了。可是她的語言水平,也僅僅是入門而已。出國前,她是一點語言基礎都沒有。這種水平,找工作怎么可能有好結果。
最后她只是找到了一個收銀員的工作。這讓以前坐辦公室的她,根本無言啟齒。
————————
“我,還行吧。這還要多謝張老師呢!對了,張老師,你的工作還行吧?”
張燕又向張群致敬。當初要是沒有張群的引薦,她也進不了光電。
“也就那樣吧,馬馬虎虎?!?
張群也不知道該怎么解釋現在的處境。
他剛到博士的時候,還是挺受重視的,畢竟他對s很熟悉。
那幫學生的所有操作,都是在他眼皮子底下完成的。他也算是有心,很多實驗,照葫蘆畫瓢,都能重復出來。
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在德國同事看明白操作過程之后,他的利用價值就消失了。
實驗室里,操作熟練的試驗助手很多,多一個張群不多。
而作為開發人員,張群的知識結構,又限制了他的發展和發揮。再加上語言障礙,他的日子也挺難熬的。
博士也是有末位淘汰機制的。
未來的一年,將會怎么樣,張群心理也是沒有底。
————————
“小麗,還記得我不?我是你張姨啊!你的學習成績怎么樣???”
張燕又蹲下來,向包裹得像個洋娃娃似的小女孩,露出了一個笑臉。
“別提了。小麗留了一年,弄不好,今年還要再留一年。”
提到孩子,孫潔又是一腦門子官司。
“為啥???”
“語言跟不上,上課聽不懂老師講的?!?
德國倒是有國際學校,可一是價格貴,另一個,人家的國際學校,用的是英語教學。
“哇,這樣啊!不過時間長了就好了,小孩子學語言快。”
“只能如此了。來,給你張姨問個好。用德語說,說新年快樂!”
幾個人又嘮了一會家常,就散去了。
————————
“你要是不出國,現在混的怎么也該比她強吧?!?
等穿白色羽絨服的女人走遠后,孫潔跟老公發起了牢騷。
這次回國,她是多少抱著一絲衣錦還鄉的感覺回來的。
在異國他鄉,他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但誰不是這么過來的?
他們一家還是好的。畢竟住宿成本是公司在負擔。比他們慘的,比比皆是。有不少家庭為了省錢,一家四口,都擠在一個房間里。
為了生活,清潔工,刷盤子,能干啥就干啥了。
至于孩子降級讀書,那就更是普遍現象了。他們的孩子只降了兩年,有些家庭,孩子小學都畢業了,去那邊,重讀小學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