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輪,真正讓成永興出手的項目,只有一個,或者說是兩個,一個是在線商城,另一個就是以食堂飯卡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在線飯卡(支付)系統。
在線商城的投資案,最后還是讓他擠了進去。
因為后勤部那幫榆木腦袋,根本就不知道在線商務到底要怎么做。
不太成功的項目推介會,也給項目帶來了一絲陰影。
這群原來社區商店,雜貨鋪的管理者,能否駕馭得了世界性平臺,成永興持深度懷疑態度。
后勤部稍微有點水平的,早就外放了。
剩下的都是些歪瓜裂棗。
這些人的能力怎么說呢?
以前經營校內商店,在缺乏競爭的校內環境里,居然還能做到虧損!
如果讓他們上街擺攤,估計都能把自己餓死。
另外在線商城的商務模式,也讓成永興有些犯嘀咕。
在線商城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訂單購買模式,不占用企業資金。
但問題是訂單模式,后世居然沒有參照物。
成永興也不是很清楚在線商務要怎么搞。
現在回想起來,淘寶的模式,倒不需要占用資金,他們讓商戶自行開店,免手續費。淘寶模式怎么贏利,成永興根本沒有想明白。
靠廣告嗎?
在線商城總體上來說,做的是熟人市場,學生間是熟人,小商戶與客戶間也是熟人。產品的口碑靠的是口口相傳。
這個時代,產品間質量差異極大,產品間競爭并不激烈。廣告的作用實在有限。
倒是這次沒有拿出來融資的二手在線交易平臺,與淘寶比較像。不過那個平臺根本沒有發展起來。
計算機以及網絡資源的稀缺性,導致免費經濟路線沒有存在的土壤。
京東好像是以自營為主。但如果改自營,就需要壓貨,需要占用資金。即使有付款周期,財務上還是有應付款。
而且現在就去改商務模式,又不大對勁。訂單采購模式,大家賺錢賺得正hpy呢。
后世中國做電子商務的時候,已經有成熟的例子做參考了。
工大的在線商城出現得太早,en更是連影子都沒有。全世界都找不到一個可以商量的人。
提前半步的是天才,提前一步的就是先烈。
在成永興這個偽專家的眼里,也搞不清楚在線商城算是提前了幾步。
可惜了,當年要是多看幾本互聯網時代重生的小說就好了。
不過就是看,估計最多留意一下亞美蝶之類的事情。
枯燥的商務模式誰會寫,誰會看啊。
————————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在線商城在這個時代完全沒有競爭對手。
在線商城的觸角,追隨著鐵通光纖網絡的建設腳步,逐漸在全國高校間展開。
鐵通的效益和前景都不錯,也受到了投資人的熱烈追捧。
這個提前十年出現的全國骨干網,支撐了在線商城和在線支付系統,率先出現在中國的土地上。
在線商城的利潤和市場,又擴大了對網絡的需求,驅動了鐵通的發展。導致大學間的互聯互通,提前出現了接近15年。
事情就是這樣? 相互促進。
時空和環境上的不同? 也帶來了商務模式的差異。
94年的商業環境里? 大商場,大賣場等都還沒有成為主流,蘇寧,國美都沒有出現。因此在線商城僅僅憑借著其規模效應? 就迅速膨脹了起來。
由于在線商城是依托各學校的校內商店發展而成? 沒有人去想什么免發票? 免稅的歪門邪道。大家還是潛意識的把在線商城? 當做校內商店的功能延伸。
一些比較有實力的商業系統? 也曾嘗試著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