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江亭云,自然也要跟著。
退婚比想象中順利。
一方面,是因為,唐代本來就風氣開放,并沒有把婚約這種東西看得太重。
至于另一方面嘛……很可能是因為江亭云的存在。
如今的江亭云不同以往,他是皇帝身邊的紅人。
更不用說,他還有著“仙人”的身份。
他去到那戶人家之后,跟人家認真地解釋了張文若退婚的原因。
之后,他又夸那戶人家的兒子,也就是張文若原本的夫君,說他是個有福氣的人,日后必有所成就。
那戶人家果真喜出望外,謙虛了地說自家兒子其實也沒那么好啦……
之后,他又把那戶人家的兒子拉到一旁,認真地說了一句““文若并非郎君的緣分,郎君的緣分,還在后頭。”
聽他這么說,那戶人家的兒子臉色也好了一些。
之前,當他知道,自己失去的,是張文若這么一個美嬌娘的時候,心中是極度失落的,差點就想說出什么“三十年河東,三石年河西”那樣的話來。
但好在,他最后忍住了,反而對江亭云點了點頭“也是,世間之事,本來就莫測難明。”
之后,他又看向張文若,假裝大度地說道“愿娘子此去,終得心中所愿,不負人生一場。”
“你也一樣。”
張文若點了點頭。
而張丞相看著眼前的場面,也是暗暗點頭。
他之所以答應解除婚約,自然是因為江亭云。
張文若與那戶人家的婚約,是政治聯姻,這點毋容置疑。
而政治聯姻,是不會因為其中的一方不愿意,而隨意推掉婚約的。
他對于張文若,是有些親情的,但是……他是一個政客。
親情對于一個政客來說,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東西,更不用說,她只是他的侄女了。
事實上,他也早就知道張文若不怎么喜歡這次聯姻,但是,有什么關系。
人生在世,本來就是身不由己的。
好在,張文若是個“懂事”的孩子,沒有表示反對,因此,先前,他對她是很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