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璟將英蓮救出之后,就帶她回到揚州,并告訴甄英蓮關于她的身世。
英蓮被拐的時候已經五歲,依稀記得家里的情況,兩相驗證之下,也確認甄士隱和封氏就是她的父母,她隨之也恢復了本來的姓名。
陸璟隨即派人尋找英蓮的家人,后來多方打聽之下,才知道英蓮的父親甄士隱,在英蓮丟失的第二年,就隨著一僧一道離家出走了,英蓮的母親封氏,也在甄士隱離家出走后的第三年就去世了。
英蓮當時不過十來歲,好不容易脫離了魔抓,卻聽到親人散的散,去的去的消息,一時間悲痛欲絕,傷心不已。
陸璟親自陪著甄英蓮回了姑蘇一趟,幫她拜祭了封氏,隨后又將封家的事情告訴了英蓮,問她是否愿意回到封家。
英蓮知道了她外祖家是如何對待她母親的事后,她說什么也不愿意回到封家,而是自愿賣身進了陸府,成了陸璟身邊的丫鬟。
一般丫鬟賣身進府需要與過去的身份割裂,不能再用她原來的名字,丫鬟進府的第一步就是主人家要重新給她再取個新名字,以宣示主權。
不過陸璟憐惜英蓮的身世,也不將她當尋常丫鬟對待,而且他覺得英蓮的名字本就取的極好,也未給她重新改名字。
甄英蓮雖有真應憐之意,但也有真英蓮之意,英乃花之精華,有含英咀華之說,且蓮花高潔,有花中君子之譽,英蓮二字寓指美麗的蓮花。
至于為何未將英蓮的名字的改為香菱,則是因為他覺得香菱二字有消極的宿命暗示意味。
菱與蓮雖然都生于水中,但是蓮的根莖扎于泥里生長為藕,莖伸出水面開而為荷花,花開能結出蓮子,寓意美好。
而菱雖然也是水生植物,卻并不扎根于泥中,葉子漂浮在水面上,飄忽不定,給人以孤零漂泊之感,意寓身世浮沉。
陸璟將英蓮安排在書房,也不讓她做什么活計,閑時就教她讀書寫字,書房里的書也盡她翻看。
“英蓮這些年跟著少爺很開心,是英蓮記事以來過的最開心的日子!”英蓮坐到陸璟身旁,認真的回答道。
這三年多來她跟著陸璟,也熟悉了陸璟的性格,雖然陸璟行事威嚴有度,但對她極好,不但教她讀書寫字,還教她詩詞歌賦。
她心中一直感激陸璟把她救出了苦海,并告訴了她的身世,還教了她許多東西,因此英蓮在心中暗暗發誓要一輩子好好報答陸璟。
陸璟點頭道:“你能開心就好,若是有什么不稱心的事記得和我說,我會替你解決。”
“沒有什么不稱心的,府里的人對英蓮都很好。”英蓮感激的說道。
她自從進了陸府沒幾個月,就將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家,想著只要能陪在少爺身邊,過什么樣子的日子她都愿意。
“那就好,對了,你相信命運嗎?”陸璟繼續問道。
雖然甄英蓮的命運因他強行介入而改變,可是并沒有引起什么蝴蝶效應,不知道是世界的修正力還是什么原因。
據他所知,薛蟠在兩年前啟程入京時,依然因與人爭搶一個女子,而惹上了人命官司,打死的人依然是馮淵,同樣也是靠時任應天府知府的賈雨村擺平的。
這就不得不讓他感慨命運的神奇,沒有了英蓮,馮淵和薛蟠的命運依然不可避免的糾纏到了一起,而且劇情也是一模一樣。
這件事也讓他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不知道是否真的存在太虛幻境,真的有警幻仙姑,還有那塊通靈寶玉是否真是女媧補天石所化,金陵十二釵是否也如書中寫的那樣,個個都是命中注定的命薄之人。
只是他這些年一直尋訪癩頭和尚和跛足道人,也沒找到二人的任何蹤跡,連甄士隱也消失的無影無蹤。
而且他這些年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