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俊看侄兒對姑蘇世家確實不大了解,隨即詳細介紹道:“姑蘇在整個江南水鄉也可以說是一枝獨秀,千百年來更是人才輩出!”
“姑蘇世家名門望族極多,陸家、林家、夏家、沈家、鄭家、甄家都可稱為姑蘇當地的名門望族,其中和我們交好的有林家、沈家和夏家。”
看陸璟聽到沈家后露出迷茫之色,陸俊繼續解釋道:“你之所以不知道沈家,只因沈家已搬至京師多年,如今沈家家主沈濟在京中任詹事府詹事。”
“至于姑蘇林家,如海兄自其祖上封侯后,他們那一支就遷至京師,傳到如海兄已是第五代,如今如海兄和姑蘇林家也只能算是快出了五服的遠親。”
陸璟對姑蘇陸家和林家的情況知之甚詳,倒是對沈家的情況了解不多,不過看二叔沒有詳細解釋的意思,也不再追問,隨即問起姑蘇甄家的事情:“二叔可知道甄士隱其人?”
陸俊點頭道:“自是知道,姑蘇甄家原是江寧府甄家的一房旁支,甄士隱當年在姑蘇也頗有名望,不過此人雖有才學,卻不考取功名,我聽說多年前他家中遭了災,如今已然沒落。”
陸璟猶豫片刻后說道:“甄士隱當年先是幼女被拐,之后家中又遭了火災,現在已經家破人亡了,不過甄士隱當年被拐的幼女甄英蓮,如今正在咱們府上。”
陸俊頗為好奇的問道:“是誰?”
“是侄兒書房中的英蓮,三年前我去金陵拜會姨夫時,偶然間救下了她,后來詢問之下才知道,她就是甄士隱當年被拐的女兒,當時她自愿留在府上,我就做主收留了英蓮。”
陸璟半真半假的解釋了英蓮之事,并非他信不過陸俊,而是此事無法解釋清楚。
“當年我與甄士隱也有過數面之緣,他也算是才學之士,行事頗有隱士風范,因其行事和江寧甄家格格不入,多受宗族的排擠,既然你救下他的女兒,還是要多加善待于她,也算是全了我們當年的相交之宜。”陸俊叮囑道。
他年輕時和甄士隱有過交往,對甄士隱的為人頗有好感,如今甄士隱下落不明,他身為甄士隱的故友,也有義務照顧好甄士隱的遺女。
“二叔放心,侄兒自會善待英蓮。”陸璟沒想到二叔和甄士隱還有交情,看二叔的神情,估計兩人交情不淺。
不過即便陸俊不說,他也會善待英蓮,不說英蓮本身就嬌俏憨直,惹人憐愛,就是他對甄士隱的莫名消失也感到好奇。
而且甄士隱還去過太虛幻境,多次見過癩頭和尚和跛足道人,他還期待哪天甄士隱能夠現身,看在他照顧英蓮的面子上,甄士隱能夠替他解答一些疑惑。
陸俊十分了解自己侄兒的秉性,既然陸璟說會善待英蓮,自然就會說道做到,因此放心的將英蓮交給侄兒照顧。
“既然你說起甄家,那我們就來說說這個鄭家,鄭家當年可以說是姑蘇乃至江南第一大族,比著今日的甄家也不逞多讓,延康朝時,太上皇將鄭家之女賜婚于太子為正妃,若是太子順利登基,鄭家就是正兒八經的皇親國戚。”
說到此處,陸俊長嘆一聲:“可惜延康二十七年太子被廢,鄭家也受到牽連,不過太上皇仁厚,并未過多牽扯鄭家”
“唉!不想延康三十年時,鄭家還是因太子妃受到牽連,合家上下數百口人,逃過著寥寥無幾。”
“既然當年太子被廢時鄭家并未受到牽連,為何后來又被牽連進去?”陸璟問道,他對此事倒是頗為好奇,不知道這曾經的江南第一大族,因何事而犯了太上皇的忌諱。
陸俊感慨道:“鄭家當年屬于太子一黨,太子被廢后,他們又投靠了八皇子,那幾年正是奪嫡之爭最為激烈的時刻,八皇子勢力最為龐大,引起其他皇子共同敵視,六皇子一黨重新翻出當年太子妃之事,牽扯上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