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命運全系于他一身,陸氏宗族也需要他來掌舵。
陸璟每年都會帶著妹妹去金陵拜會姨夫和姨媽,因此他們兩兄妹和李紋李綺都非常熟悉。
李紋于延康三十一年出生,比陸芷瑜大了一歲,而李綺于延康三十三年出生,比陸芷瑜小一歲。
因年齡相近,三人的關系頗為要好,因此陸璟就央求小姨帶著李紋和李綺,在陸府多住幾天,好讓李紋李綺能夠陪著妹妹,緩解妹妹心中的悲痛。
這天祭禮結束后,直到夜幕昏沉,陸璟送走最后一批故舊后,才得空抽身去看妹妹。
這些天來,陸芷瑜數次傷心的昏倒,讓陸璟很是心疼,只是他每日事情極多,無法時刻照顧妹妹,只能趁著每天送走客人的空隙時間來安慰陸芷瑜。
“妹妹,吃點東西吧!”陸璟抱了抱淚痕未干的妹妹,心中滿是疼惜的說道,他看著僅僅數日,就消瘦下來的妹妹,心中越發擔心妹妹的身體。
“哥哥,我不想吃!”陸芷瑜說著就埋頭在陸璟的懷里嚶嚶的哭了起來:“哥哥,爹爹不要芷瑜了!”
哭了一會后,陸芷瑜強自站起來,自己擦干眼淚,強忍著哭意說道:“哥哥也累了一天,就先去歇會吧,我去靈堂陪著爹爹!”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陸璟看著仿佛一夜之間長大的妹妹,心中滿心疼惜:“你今日也跟著二嬸招待了一天的女客,也夠累了,睡一會再去陪父親吧,父親那里有我!”
“芷瑜不累,我要陪著爹爹!”陸芷瑜倔強的搖著頭說道,蒼白的小臉上眼淚成串的往下掉。
陸璟忙抱著妹妹,安慰起來,陸芷瑜哭累之后,在陸璟的懷抱中沉沉睡去。
陸璟看著睡中尤掛淚珠的妹妹,心疼的將她放回床上,吩咐丫鬟們好生照看,就出門安排晚上守夜的事宜。
轉眼間四十九日殯禮結束,陸璟送別小姨和李紋姐妹離開,隨后遣散了一部分家仆,安排好揚州的留守人員。
陸璟處理好揚州一應家事后,就帶著陸家眾人,送陸侑的靈柩回到姑蘇,將父親安葬在姑蘇祖墳,并和母親合葬在一處,之后陸璟就于姑蘇祖宅內居喪守孝。
十月胎恩重,三年報答輕,人生下來一般要由父母懷抱兩年才能生活自理,加上在娘胎中的一年,以及坐月子的一個月,前后三年都是在父母的懷抱中長大。
這三年也是父母最辛苦最勞累的三年,因此父母亡故之后,兒女也要守孝三年以報答父母這三年的懷抱之恩。
服喪守孝起源于周禮,根據血緣親疏不同,服喪的禮儀也不同,本朝律法將此定為五個等級,并且規定守喪要遵禮成服。
第一等叫斬衰,兒子和未出嫁的女兒需要穿最粗的生麻布制成的衣裳,為父母服喪三年,而且媳婦為公婆,承孫為祖父母,妻子為丈夫都需要遵此禮制。
第二等叫齊衰,孫子和未出嫁的孫女需要穿生麻布孝衣,為祖父母服喪一年。
第三等叫大功,需要穿熟麻布衣九個月,死者已出嫁的女兒、直系侄子、未嫁的侄女、兄弟姐妹、姑姑叔伯需要穿此喪服。
賈敏去世后,依禮賈寶玉、探春、迎春等人都需要為賈敏服喪九個月。
第四等叫小功,旁系親屬的晚輩除了已經出嫁的女子外,需要熟麻布衣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穿孝五個月。
第五等叫緦麻,后輩為曾祖父母、族伯父母、族兄弟姐妹、岳父母穿孝三個月。
這五個等級亦稱為五服,出了五服的親戚只需在拜祭時穿麻衣即可。
斬衰和齊衰的服喪期間,子女需要居住在家中,斷絕娛樂和交際,以示哀思。
當然守孝三年并非常規意義上的三十六個月,而是首尾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