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初時并不愿見林黛玉和陸芷瑜兩人,后聽說只是兩個小女孩,思忖一番,便同意下來。
她在寺內修行多年,并沒有多少朋友,想到索性無事,恰好邢岫煙也在,便請她們一同到內室用茶。
林黛玉見妙玉似乎在收拾東西,便問道:“妙玉師傅是要出遠門?”
妙玉神色一暗道:“不錯,聽說京城牟尼院中,有觀音遺跡和貝葉遺文,家師要帶著我去瞻仰。”
陸芷瑜笑道:“那倒是巧了,過幾天林姐姐也要入京,說不定你們還能在京城碰面呢。”
妙玉對兩人并未放在心上,只是隨意的問道:“姑娘也要入京?”
“家父奉命入京,黛玉也要隨父同行。”林黛玉答道。
妙玉聽到奉命入京四字后,略微有了些興趣,隨即問道:“不知令尊名諱?”
“家父姓林,現任蘭臺寺大夫!”
陸芷瑜補充道:“林姐姐的父親,剛剛卸任兩淮巡鹽御史之職。”
“原來竟是林大人家的千金,倒是失敬了。”妙玉只是微微點頭,并未將黛玉的身份放在心上,隨后問向陸芷瑜道:“這位姑娘呢,你又是哪家的千金?”
“妙玉師傅可知道姑蘇陸家?”陸芷瑜問道,看妙玉點頭,她繼續說道:“我來自姑蘇陸氏。”
“陸家的哪一房?”妙玉脫口問道,問完稍稍有些后悔,沒想到她和陸家會有交集。
“陸家長房,家祖安遠公,祖父秉璋公。”陸芷瑜頗為鄭重的說道。
妙玉心中了然,陸林兩族都是姑蘇的名門望族,當年和她們家也多有來往,如此說來,這兩人和她也算是故交,且陸家長房的公子,當年還差點和她定婚。
妙玉隨后便提高了兩人的接待規格,重新煮了茶水,招待林黛玉、陸芷瑜和邢岫煙三人。
妙玉常以茶識人,以此來辨別是否值得相交,因此她等林黛玉和陸芷瑜品過香茗后,問道:“兩位妹妹可喝出是什么茶水?”
陸芷瑜自幼學習品茗技藝,方才觀妙玉沏茶時霧氣蒸騰,清香四溢,便知道是素有“齊山云霧瓜片”之稱的六安茶。
六安茶源于齊云山,因其外形像瓜子,呈片狀,故名齊云瓜片,又因齊云山屬六安州,故又稱六安瓜片,早在唐朝時,六安茶就聞名遐邇,李白有“揚子江中水,齊山頂上茶”之贊語,及至本朝,六安茶被納入貢茶。
品嘗過后雖然覺得妙玉沏的茶,和她平常沏的茶水略有差別,但觀其形色,陸芷瑜依然肯定就是六安茶,于是說道:“茶水香氣高長,湯色翠綠,滋味醇厚,茶味干鮮,當是御碗佳茗廬州六安茶,從其形色來看,應是極品雀舌!”
六安茶中之冠為銀針茶、雀舌和梅花片,銀針茶僅取枝頂一槍,即茶葉尚未展開的細小嫩芽;雀舌取自枝頂上二葉之微展者;梅花片是擇最嫩的三五葉構成梅花頭。
陸芷瑜平常接觸最多的便是雀舌,因此對自己的答案非常有信心,于是反問妙玉道:“妙玉師傅,不知我說的可對?”
妙玉頗為贊賞的點點頭:“不錯,正是雀舌!”
隨即又問道:“你可能喝出是什么水?”
陸芷瑜聽妙玉如此問,就知道妙玉對茶道研究極深,沏茶素有十分茶七分水之說,沏茶時茶性必發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亦十分,十分之茶遇八分水,則八分。
她常聽陸璟說起江南的文人雅士對茶水的追求,沏茶之水,用山水為上,江水次之,井水為下。
故而文人雅士素來追捧如趵突泉、惠山泉、虎跑泉、玉泉山泉等有名的泉水,但山泉不可常得,江水不可長飲,他們又嫌棄井水俗氣,故而他們轉而追求如雨水、雪水、霜露水等無根水。
陸璟曾對她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