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聽說要去杭州,便有些不放心,尤其是女兒的名聲已經(jīng)有些損礙,若是再和陸璟傳出什么事就不好了,而且他也擔心女兒的安全問題,可是看著女兒希冀的眼神,他拒絕的話也難以說出口。
林黛玉知道她父親的心思,近來她得李嬤嬤教導,對男女大防的認識更加深刻。
她立即將還有其他姑娘一起去的事情,告訴林如海,林如海沉思片刻,也答應下來,不過他給林黛玉配備了七八個丫鬟婆子,告訴她們要守護好姑娘。
同時林如海也找到陸璟,交代陸璟一定要照顧好黛玉,陸璟沒想到林如海竟然同意此事,因此也向林如海保證會照顧好黛玉。
八月十七日一早,陸璟分別派人將林黛玉、邢岫煙和妙玉接到碼頭,隨即眾人乘船沿著運河南下向錢塘縣行去,船行一天到達錢塘,當天晚上眾人就夜宿在大船上。
第二天一早陸璟會和葛寅和他的妹妹葛靜怡,隨后帶著陸芷瑜、林黛玉、妙玉、邢岫煙,及她們的隨從,眾人一路來到海寧鹽官鎮(zhèn)。
古時杭州觀潮,以鳳凰山、江干一帶為最佳處。因地理位置的變遷,近幾百年以海寧鹽官為觀潮第一勝地,故亦稱海寧觀潮。
每年八月十八前后都是觀潮的最佳時節(jié),傳說八月十八是潮神的生日,故潮峰最高。
陸璟等人尋到鹽官鎮(zhèn)東南的鎮(zhèn)海塔,作為觀潮的地點。
午初二刻,潮頭初臨,只見天邊一個細小的白點,轉(zhuǎn)眼間變成了一縷銀線,隨即閃現(xiàn)出一條橫貫江面的白練,伴以隆隆的聲響,酷似天邊悶雷滾動。
潮頭由遠而近,后浪趕前浪,一層疊一層,飛馳而來,鳴聲漸強,頃刻間,白練似的潮峰奔至眼前,聳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墻直立江面,傾濤瀉浪,噴珠濺玉,勢如萬馬奔騰。
潮涌至海塘,更掀起數(shù)丈之高的潮峰,陸璟、葛寅、林黛玉等人觀看到此景,都是震撼不已,在這種天地偉力面前,深感自己的渺小。
觀潮后,陸璟和葛寅護著陸芷瑜,林黛玉,妙玉,邢岫煙和葛靜怡,眾人回到船上,陸璟和葛寅兩人在外吃酒,而陸芷瑜,林黛玉五人則在內(nèi)開宴。
林黛玉,陸芷瑜等五人還沉浸在壯觀的錢塘江大潮中,此刻回想起來仍有些波瀾起伏,回味無窮。
陸芷瑜提議道:“各位姐姐,今日觀海潮,不如咱們就以海潮為題,進行聯(lián)對如何?”
“妹妹這個提議好,難得觀此盛景,若無佳作,豈不辜負了此等壯觀。”林黛玉贊同道。
“兩位妹妹說的不錯,現(xiàn)在想來仍覺得海潮撲面而來,讓人難以忘懷,正好以詩詠哉!”葛靜怡亦贊同道。
邢岫煙心性淡然隨和,見三人都贊同,她自然也點頭應道:“我自是無意見,妙玉師傅呢?”
妙玉自幼孤獨,只與邢岫煙交好,但她內(nèi)心也是極為渴望友情,只是她心性高傲,自視甚高,能入她眼中的人不多。
而少數(shù)能入她眼的人,她又放不下姿態(tài)主動去親近,因此她一直處于半封閉狀態(tài),此時遇到幾個能入她眼的小姐妹,她也有心結(jié)交,便同意下來。
五人序齒,按年齡順序聯(lián)對,妙玉最大,便從妙玉開始。
妙玉說道:“氣以三秋肅,江因九折名,限九青韻。”
葛靜怡笑著點點頭,隨即接著說道:“海門環(huán)鳳闕,斗曜拱神京。”
林黛玉笑道:“舟楫三都會,魚鹽百貨盈。”
“涼飆隨舵發(fā),新月傍船行。”邢岫煙接著說道。
陸芷瑜接道:“共指潮生候,爭看霧氣橫。”
妙玉接著說道:“篙師屏息待,漁子放舟迎。”
“海外千山合,江邊萬谷鳴。”葛靜怡接著說道。
林黛玉回憶起今日所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