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二,宜會親友、冠笄、沐浴、安床、嫁娶。
今日正好是陳庭休沐的日子,陸璟、葛寅和陳庭三人早幾日前便相約一聚,故而申時,陸璟和葛寅便一起聚到了陳庭府上。
元雍五年二月陳庭在會試中,被當時的副主考禮部左侍郎陳莒賞識,殿試時又考進了二甲。
其后庶吉士選拔時,托陳莒的關系進了翰林院,今年八月份,陳庭通過翰林院考核,繼續(xù)留在翰林院,擔任從七品的翰林院檢討。
前年六月陳庭將遠在江南的寡母,接到京城贍養(yǎng),同年九月娶了陳莒的三女兒,他如今身在翰林院,朝中又有陳莒照看,在京中也算是有了一定的根基。
“顏之兄,恭喜,恭喜,當日你成親時,我正在孝中,不方便前來,還望勿怪!”陸璟笑道。
陳庭成婚時,他正在姑蘇守孝,不方便道賀,只是事后托人送上了一份賀禮。
“懷瑾客氣了,顏之少時若無兩位好友相助,也不會有今天,今日我們?nèi)值茈y得一聚,說什么都要一醉方休!”陳庭感慨道,當年若非陸璟和葛寅時常資助與他,又何來他的今日。
“顏之兄說這話就見外了,當年在青藺書院時,你們對我的照顧亦不少!”葛寅笑道,當年三人幾乎同時進入書院,性情極為相投,因此交情也比其他同窗深厚許多。
陸璟、陳庭和葛寅三人再次見面,不由得想起當年他們在青藺書院求學時的情景,臉上都露出會心的笑意,那一段歲月,算是他們年少時,最愜意的一段時光。
“呵呵,都是我的不是,不該起這個頭,以咱們的關系,這種客套的話就別說了!”陸璟笑道。
“懷瑾說的不錯,顏之兄,往日里只與你書信往來,今日難得見面,你可要好好和我們說說,你在京這幾年的情況!”葛寅亦說道。
“尤其是京中的情況,你可要好好的和我們說道說道。”陸璟補充道。
“文靖兄好歹來過京城多次,小弟我可是出來貴地,如今在京中還是人生地不熟的。”
“也好,那我就略盡地主之誼,哈哈!”陳庭笑道。
隨后便將他這些年的事情,以及京中諸事,朝中諸官的情況,都簡單向陸璟二人簡述一遍。
最后談及他供職的翰林院,陳庭不由得感嘆道:“進了翰林院也就是熬資歷,若是上頭有人記著你,能安排一些差事歷練還好,若是無人關照,便只能待在翰林院中,整理文卷史稿,隔個十幾年,也就是一紙外放罷了。”
陳庭本以為考中進士,又進了翰林院,會有一個好的開始,不曾想這兩年一直蹉跎時光,他才知道官場艱難。
雖說進了翰林院讓人羨慕,可是又有多少人脫穎而出,很多人在翰林院待了一輩子,到頭來還是一個老翰林,最后頂多外放一任,便要告老還鄉(xiāng)了。
“以顏之兄的才干,不管在哪里會大放光華!”葛寅出身官宦世家,自然知道其中的門道,于是安慰道:“何況顏之兄如今也有陳大人照看。”
“不錯,顏之兄如今已升任檢討,又有陳大人提攜,想來飛黃騰達之日亦不遠矣不!”陸璟也安慰道,科舉是一步一坎,官場又何嘗不是,想要活的好,就得一步步奮戰(zhàn)下去。
陳庭感受到兩位好友的關心,心中感動,笑道:“那就借二位兄弟的吉言了,對了,我聽翰林院的同僚私下里說起,明年春闈的主考,好像是內(nèi)閣徐大學士!”
“此話當真?”葛寅忙問道,他這些天一直在打聽今科主考,只是打聽來打聽去,也沒有得到什么準確的消息。
“圣上雖然還未正式下旨,不過已經(jīng)八九不離十了。”陳庭點頭道。
“懷瑾可知道此事?”葛寅問道,若是能提前知道主考是誰,便可以根據(jù)主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