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也都是為了貿易。
而本朝對青銅需求極大,其中大部分都是從茜香國進口,兩國為了貿易穩定,曾共同出兵清繳過那些海寇,不過那些海寇原本就是兩國的世家或商人所冒充的。
“我倒覺得幾年后必有一戰。”
“我朝缺銅,鑄錢需要大量的青銅,而茜香國銅礦豐富,我朝和茜香國的貿易,多是為了獲取茜香國的銅礦,可如今銅貴物賤,恐怕用不了幾年,朝廷就會忍不住對茜香國動手。”
他之所以如此肯定,主要是他記得書中寫過,幾年后本朝對茜香國發動了一場戰爭,初時南安郡王不僅作戰不利,還被茜香國俘虜。
元雍帝下旨讓南安郡王家的女兒和親,而南安老太妃來了個偷龍轉鳳,從賈家選中賈探春,認為干女兒,讓賈探春替南安郡王家的郡主去和親。
林如海點頭道:“你如此說也有道理,不過如今朝中局勢不穩,國庫空虛,皇上就是想打也有心無力。”
“老師說的是,攘外必先安內,想必皇上這幾年也沒心思追究茜香國的事情!”陸璟點頭道。
說完此事后,林如海取出幾張紙,拿給陸璟說道:“這上面的幾道經義題,是為師總結這幾年考科所得,你拿回去后,好好琢磨琢磨,寫好后,拿給我看看!”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讓老師費心了,弟子會盡快完成!”陸璟接過之后謝道,最近他研究榮進集也有些心得,正好拿這些題目練練手。
林如海繼續說道:“明天隅中有一故友來訪,你若有暇不妨過來見見!”
陸璟點頭答應下來,隨后問了一句:“可是老師京中的故友?”
林如海搖頭道:“是幾年前在揚州的舊識,此人原是玉兒幼時的先生,也是進士出身,才學亦頗為出眾!”
陸璟聽到是林黛玉幼年的先生時,就知道林如海說的是賈雨村,他倒沒想到林如海和賈雨村還有聯系。
于是問道:“老師說的可是賈雨村?”
林如海詫異道:“不錯,沒想到懷瑾也知道此人,其名賈化,字時飛,別號雨村,其性情方正,見識非凡,如今又在京中為官,若能結識,對你以后也有益處。”
陸璟對林如海看人的眼光有些失望,隨即提醒道:“弟子聽說其為官不正,在金陵任知府時判了許多冤假錯案!”
他對賈雨村感官不是很好,賈雨村攀附權貴,趨炎附勢可以理解,但是徇私枉法,恩將仇報就有些讓人不齒了。
“此話當真?”林如海警醒道,經歷諸多事情,他如今對陸璟說的事情極為信服。
陸璟隨即將薛蟠之事告訴林如海,擔心不足以警醒林如海,又將甄士隱資助賈雨村,英蓮被拐之事,改名換姓編入其中。
林如海聽完后,臉色鐵青,他實在想不到在他眼中,才學不凡的賈雨村竟能做出如此忘恩負義的事情。
更讓他無地自容的是,賈雨村還是因他之故才得以起復。
陸璟見林如海氣憤難平,勸說道:“此事過去已久,老師動怒也無濟于事,弟子將此事說出來,也是想讓老師認清此人的真實面目。”
林如海頗為自責道:“都是我識人不明,舉薦這樣一個忘恩負義、徇私枉法的小人,不知道會有多少百姓因此而遭殃!”
陸璟感嘆道:“如今賈雨村和賈家相交甚厚,聽說前幾年還和賈家連了宗,成了政老爺的侄子,現在賈雨村身后有王子騰照看,老師還是莫要與之深交,避免遭其反噬!”
“若非你提醒,我至今仍被蒙在鼓里,你且放心,為師自會應對此人!”林如海極為感激的對陸璟說道,他現在反而覺得自己不配當陸璟的老師。
“老師心中有數即可!”陸璟提醒一句后,便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