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璟看到黛玉的回應,心中大喜,他沒想到黛玉會如此回應,隨即又看到黛玉出的上聯:“因荷能得藕?”
瞬間明白其中的意思,荷通何,藕通偶,心中笑道,倒也符合黛玉的性格,他隨即在其后寫出下聯,等墨跡干后,遞給紫鵑道:“勞你再送給林妹妹!”
紫鵑小心的收好后,說道:“紫鵑會親手送到姑娘手上!”
陸璟看她真心對黛玉,便點頭道:“多謝你了,如今天色略黑,我讓悠夏、清秋她們送你回去!”
“紫鵑謝大爺!”紫鵑有些感動道,心中感慨陸大爺果然是個精細人,事事都想的周到。
紫鵑一路被悠夏、清秋送到林府,辭別悠夏、清秋后,她便直接回到黛玉住處,將陸璟的回信交給黛玉。
林黛玉忐忑的打開信件,只見上面寫道:“有杏不須梅。”
心中頓時既羞且喜,小心翼翼收好這張紙,兀自回味這兩句話。
杏通幸,梅通媒,陸璟的回應告訴她,既然你問因何而得佳偶,我有幸的是不需要媒人,便遇到你。
紫鵑在旁邊看到黛玉的反應,也為黛玉高興不已,雖然是第一次正面接觸陸璟,但沖著剛才的事,讓她覺得陸家大爺是個極好的人,配得上姑娘。
她這幾天看黛玉時時垂淚,雖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但如今看姑娘再次露出笑顏,也放心下來。
陸璟確定黛玉的心思后,第二天便精心準備了一個禮盒送給黛玉,里邊裝著一把青檀篦梳,并附言:飛鵲鏡中梳相思,浣花箋上畫心癡。
林黛玉剪下她的幾縷青絲,放入香囊中,隨后寫下:縷縷青絲綿綿意,寸寸相思密密梳,回給陸璟。
陸璟收到林黛玉的回信后,便打算找林如海攤牌,看看林如海的意思。
恰好林如海剛才榮國府回來,邀請陸璟過府一敘。
林如海最近被賈家糾纏的頗為惱怒,這些天史太君一直派人來接黛玉到賈府小住,都被他拒絕。
今日一早賈家又讓賈璉過來,邀請他到榮府議事,林如海正想和賈家分說清楚,便隨著賈璉來到賈家。
史太君最近對林如海更加厭棄,這些天寶玉一直吵鬧著要接回黛玉,她也極為想念外孫女,不想數次接人都被林如海拒絕,因此林如海到賈家后,史太君便將其叫道跟前,大罵了一頓。
林如海念著賈敏的情分,一直忍耐著,也象征性的解釋幾句,說黛玉正在學習如何管家,不方便中斷學業,等過段時間就來拜見老太君。
隨后和史太君說起他先前轉移進賈家的黛玉的嫁妝,提出要拿回去。
史太君立刻警惕的看著林如海,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他,并再次提出要親自教導黛玉。
林如海斷然拒絕,最終倆人鬧得極不愉快。
隨后林如海被賈政請到榮禧堂議事,林如海聽賈政、賈赦、賈珍等人商議了許久,才弄明白事情的原委,原來前幾日元雍帝下旨準許椒房眷屬入宮探親,太上皇亦降諭準許宮中的妃嬪省親,賈家這些人聚在一起,要商議修建省親別院的事。
只是建造省親別院的錢財還沒湊足,目前為止,榮國府公中出十萬兩,寧國府出兩萬兩,史太君私人拿出兩萬兩,賈政王夫人出兩萬兩,賈赦邢夫人私出一萬兩,賈璉夫婦被迫拿出一千兩,等等不一而足。
兩府眾人最后堪堪湊了十八萬兩,離他們心中預期的一百萬兩實在相差甚遠,他們便將主意打到林如海身上,覺得林家家資豐厚,黛玉又在榮國府內養了五六年,有著這些情分,林如海少說也得拿出十萬兩來支持此事。
林如海得知要他出錢支持修建元春的省親別院,臉色頓時難看下來。
尤其是得知省親別院從寧府的花園起建,寧府又出了錢